|   无障碍浏览 登录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城北街道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5-03-31 10:05 信息来源: 永济市城北街道办事处 【字体: 打印本页
信息索引号 发布时间 2025-03-31
发布机构 永济市城北街道办事处 文号
主题词 体裁

  为扎实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以下统称“五进”),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大力加强公众安全教育,不断培育全民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整体安全水平,筑牢安全底线,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安全的良好氛围,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运城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为推动永济转型崛起助力赋能。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组织领导,街道成立安全宣传“五进”工作领导组,由街道主任担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为成员。主要负责对全街道安全宣传“五进”工作进行总体安排部署,及时研究、协调和解决“五进”工作中有关重大问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街道应急站办,承担领导组日常工作,定期通报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开展情况。

  三、宣传重点

  各村、社区充分认识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在服务社会安全发展、提升社会安全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重点要在六个方面做好宣传,一是做好安全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运城市委市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二是做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形势任务的宣传教育,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社会各方科学理性认识灾害事故,形成合理预期;三是做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等工作举措的宣传教育,推进工作理念、制度机制、方法手段创新运用,深化社会共治理念,强化社会各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四是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标准的宣传教育,重点抓好党委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和从业人员等各方面的安全权利、义务和责任以及落实情况的宣传,提高安全法治意识、法治水平和法治素养;五是做好公共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风险防范、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等安全常识,提升全民安全素质,营造良好安全舆论氛围,夯实社会安全基础;六是做好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的宣传教育,加强季节性、动向性预防预警宣传,及时公开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调查评估结果,吸取经验教训,培植安全理念、落实安全责任、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四、推进措施

  (一)安全宣传进企业

  主要任务: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健全完善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台账。明确管控措施、设置警示牌,着力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增强企业防控安全风险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责任意识,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定期开展安全宣传。在醒目位置悬挂安全宣传标语及横幅,提升全员安全意识,组织职工、家属观看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组织企业职工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自救互救能力。

  (二)安全宣传进学校

  主要任务:由教育部门牵头组织开展系列安全文化活动进校园,指导各类学校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普及。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推动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做到安全宣传从早抓起、从小抓起,强化安全意识,开展安全主题教育学习,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橱窗、板报等传统媒体以及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的作用,普及生活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以及地震、地质灾害、汛期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和教职工能应急懂避险、能自救会互救。

  (三)安全宣传进农村

  主要任务:提升村民自治组织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农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在农村建立安全文化阵地,引导群众掌握实用的安全技能。

  主要措施:组建乡村安全护卫队。充分发挥乡村干部、安全网格员、灾害信息员、科技志愿者、科普信息员、乡村文艺带头人等在农村安全宣传中的主力军作用,调动挂职干部、农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支教教师等安全宣传的积极性,明确各自安全职责。

  发放村民安全宣传手册。鼓励村委会结合村规民约条例,出台《村民安全行为规范手册》,建立乡村安全重点对象“特殊关爱”和“邻里守望”制度,利用大喇叭、黑板报、宣传页、安全文化墙等方式,广泛开展安全宣传。

  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功能设施建设。根据不同地域特点,完善农村应急避难场所功能设施、森林防火、安全警示标识等,开展有针对性的灾害避险逃生、防火、自救互救演练。

  延伸安全文化宣传触角。利用农闲、节庆、集市、庙会等民俗活动和农民工进城、返乡等时机,针对务工青壮年、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妇女和孤寡、智残障等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普及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森林防火、地质灾害应对、防溺水、冬季取暖、农机操作等方面的安全知识。

  (四)安全宣传进社区

  主要任务:建立社区安全宣传机制,增强社区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社区居民安全素质和应急能力,深入普及生活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常识以及灾害避险逃生、自救互救技能,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

  主要措施:组建社区安全志愿者队伍。从社区居委会、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选取熟悉社区和居民状况的人员担任安全宣传员、监督员,鼓励社区党员、退休职工、教师等加入安全宣传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居民答疑解惑、传授安全知识。

  开展社区安全宣传活动。策划创作寓教于乐、通俗易懂的微视频、公益广告、动漫作品等,设计编印安全手册、海报、挂图、横幅等,在社区微信群、宣传栏、电子屏等广泛投放,定期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消夏晚会、观影、演出等活动,营造浓厚安全氛围。

  加强社区安全阵地建设。定期举办社区安全日活动,设置安全知识咨询台、安全文化长廊,配备完善消防、疏散、避难等应急基础设施和标识,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练等互动性活动,组织参观各类科技馆、展览馆、体验馆等,邀请专家走家入户宣传生活安全知识,普及道路交通、电动车充电使用、燃气使用、火灾、地震防汛等方面的安全常识。

  定期开展社区应急演练。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世界气象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全国科普日等节点,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隐患排查治理和火灾、地震防汛等群众性应急演练,提升社区居民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安全宣传进家庭

  主要任务:积极推动家庭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升以家庭为单元的安全能力建设,结合家庭特点开展亲情式安全教育,提升家庭成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以生活安全和防灾减灾知识普及为重点,发挥安全宣传走进家庭、影响社会的积极作用,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安全秩序。

  主要措施:

  加强家庭安全文化建设。推广家庭安全价值观,鼓励制立安全家规家训,开展“我把安全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的安全家书”等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家校共建和邻里联谊活动,提高家庭成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感。

  制作家庭安全宣传手册。编印发放家庭应急手册、安全读本、安全倡议书、知识卡片等,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以及广场舞、文艺演出、邻里聚会等活动,多渠道普及消防火灾、道路交通、地震等应急安全逃生技能。

  推动安全宣传上门服务。组织社区工作人员或大学生志愿者,对特殊家庭(如孤寡老人家庭、残疾家庭等)进行上门安全宣传服务,讲解安全生活小常识,并帮助检查家庭安全隐患,提供专业的安全指导。

  倡导家庭储备简易应急物资。推广家庭应急物资储备清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面向家庭免费发放应急安全包、应急照明设备、防火毯、灭火器等,提升家庭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思想认识。街道各村、社区要充分认识安全宣传“五进”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增强抓好安全宣传“五进”工作的责任感,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二)各村、社区将安全宣传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中,结合各自实际,细化安全宣传“五进”工作目标和措施办法,制定专题实施方案,并将每项活动明确任务分工,落实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三)强化考核督导。将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和目标考核内容,街道各村社区要将安全宣传“五进”相关方面工作开展情况形成台账,留存影像资料,每季度报送“五进”工作台账及影像资料,年底前报送“五进”工作情况总结。

  2025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