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登录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城北街道抗震救援应急预案

发布时间:2024-10-28 21:13 信息来源: 永济市城北街道办事处 【字体: 打印本页

  为依法建立健全高效有序,科学统一的抗震救援应急机  制,提高街道办事处应急处置能力,有力有序有效实施抗震  救援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  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抗震救灾应急预案的相关要求,结合本街道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当接到上级政府针对本街道在内的防震通知或有地震发生后,街道办事处立即宣布启动本预案。全街道抗震救灾应急工作在街道办事处的统一指挥下实施,对上接受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地震灾害发生后,街道各部门要立即按照本预案任务职责紧密配合,协同行动开展地震应急工作,确保地震应急工作快速、有序、高效地实施。

  一、工作原则

  (一)履行职责,快速反应。地震灾害发生后,办事处迅速按照本预案实施地震应急,处置本街道地震灾害事件。

  (二)以人为本,减少损失。把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加强抢险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努力减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确保社会稳定。

  (三)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地震应急工作坚持党工委、办事处统一领导,各村(社区)、各部门根据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做好地震应急和救灾工作。

  (四)广泛动员,依靠科学。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参加地震应急活动的义务。地震应急依靠人民群众并建立广泛的社会动员机制,发挥党员、干部、基干民兵、青年骨干在地震应急中的骨干作用和突击队作用,依靠科学决策和先进技术手段。

  二、地震等级与响应分类

  根据震级和死亡人数,地震灾害分为一般地震灾害、较大地震灾害、重大地震灾害、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四级。

  1、一般地震灾害:是指在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4.0-5.0 级地震或地震灾害造成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可初判为一 般地震灾害。并启动 II 级响应。

  2、较大地震灾害:是指在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5.0-6.0级地震,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4.0-5.0级地震或地震灾害造成10人上、5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并启动 II 级响应。

  3、重大地震灾害:是指在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6.0-7.0级地震,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5.0-6.0级地震或地震灾害造成50人上、3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并启动I 级响应。

  4、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在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7.0级以上地震,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6.0级以上地震或地震灾害造成300以上死亡(含失踪)。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并启动1级响应。

  三、地震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一)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刘   泽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副     主任:高   恒   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

                     马振国   街道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主任

                     寻立波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吴    博   街道党工委委员、纪委书记

                     高    芬   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

                     谢昊源   街道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长

                     牛良田   街道党工委委员、城北派出所所长

                     李晓阳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吕晓娟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张    敏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赵雅琴   党群服务中心主任

                          樊    睿   便民服务中心主任

                     屈晓婷   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站站长

  成        员:李冰霞    公共服务中心

                     邓博霞    应急管理

                     马 松     环   保

                     梁勇斐    林   业

                     翟启翔    宣   传

                     刘    栋    城   建

                     王彩虹    财   政

                     景亚峰    道   路

                     钱奇飞    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站

                     苗   剑    市场监管所所长

                     周   明    供电所所长

                     朱建华    城北卫生院院长

                     贾东平    城北中心校校长

                     21个村(社区)主干

  街道抗震救灾应急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处置地震突发事件的领导、指挥、协调工作,各村(社区)、街道各部门等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和分工及时安排落实地震突发应急事件处理所必需的人员、经费、交通工具和物资储备,确保地震突发事件发生后能立即在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抗震救灾应急工作。

  街道抗震救灾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7个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由高恒同志兼任,具体负责灾情的收集和上报工作。

  (二)工作小组及职责

  1、综合协调组

  组  长:张海峰

  职  责:负责通讯联络、上传下达和上级抗震救灾人员及救援队伍的接待、安排;负责了解、收集和汇总抗震救灾进展情况,并及时向街道领导小组汇报,安排专人收集信息报相关上级部门:贯彻街道抗震救灾应急领导小组的指示和部署,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的抢险救灾工作;负责对地震灾害事件进行调查,总结地震应急工作并提出改进建议。

  2、抢险救援组

  组   长:邓博霞

  职   责:负责抢救、转移伤员;动员群众紧急疏散避险,开展自救、互救、搜救被困群众和受伤人员工作;组织救援人员和物资投送;严密监视灾情发展,组织协调抢修通信、交通、供水、供电等生命线设施;组织开展房屋、公路、水利设施等排危除险及鉴定工作。

  3、后勤保障组

  组   长:李冰霞

  职   责:负责救灾所急需经费、食品、药品、器械等物资的筹集、保管与分配;加强救灾资金的使用和监管,做到专款专用,快速到位。

  4、医疗救护组

  组   长:朱建华

  职  责:负责救灾药品、器械储备;组织医疗队奔赴救灾现场抢救伤病员,并妥善安置重伤员;防止和控制疫情的发生蔓延;做好灾区卫生防疫和水源化验,消毒、管理等工作。

  5、安置救助组

  组  长:叶丽萍

  职  责:负责受灾群众救助工作以及相应的资金物资保障,指导做好受灾群众的紧急转移和安置工作,动员志愿者为救灾救助提供应急自愿服务,组织调集、转运帐篷和灾区生活必需品等抗震救灾物资。支援灾区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市场供应,指导做好因灾遇难人员善后工作。指导灾区做好保险理赔和给付。

  6、社会治安组

  组   长:牛良田

  职   责:负责灾区严格治安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加强重点单位、重点部位治安防范工作,维护治安、道路交通和生产、生活秩序,依法查处打击有关违法犯罪活动,严密防范、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

  7、宣传报道组

  组   长:翟启翔

  职   责:负责新闻稿件。深入救灾现场,实施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宣传先进典型,提高干部群众抗灾自救的信心和斗志;配合市委宣传部门工作,向群众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安抚人心,稳定社会,激励和引导群众科学防震,开展自救,互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四、保障措施

  (一)通信与信息服务。要建立通信系统维护以及信息采集制度和快速应急信息系统,以保证信息共享、通讯畅通。

  (二)现场救援和工后勤保障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确定。应急设备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地点,确保地震应急调用。

  (三)交通运输保障。确保地震应急所需交通工具,指挥部根据需要可以征集和调用有关部门的交通工具。

  (四)应急队伍保障。要设立街道抢险救灾队伍,加强地震知识和地震抢险救灾知识的学习,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演练。

  (五)经费保障。街道财政办要确保地震应急设备购置和运行所需的经费。

  (六)安全防护保障。抢险作业人员进入灾区,发放必要的防护装备,以保证安全;在应急情况下的医疗救助、疾病控制,由相关工作组负责:禁止非抢险人员进入危险区域: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指令,按照本地预案设定的范围、方式、程序、路线,引导群众有组织地沿安全线路向紧急避险场所疏散撤离。

  (七)宣传、培训和演练保障。宣传地震应急法律法规和有关地震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救灾等常识,不断提高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对有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适时组织有关地震应急的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