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市2023年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根据《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山西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23年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的通知》(晋农发〔2023〕66号)要求,为做好我市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不断夯实粮油生产基础,结合永济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突出粮油规模种植主体这一关键,发挥科技增产支撑作用,充分调动种植主体优化组织方式、应用先进技术的积极性,挖掘地种肥药各要素、耕种管收各环节增产潜力,提高主要粮油作物关键技术模式到位率和覆盖面,力争培育一批粮油规模种植能手和高产典型,将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项目区单产较当地平均水平增加10%以上,带动粮油作物单产持续提高。
二、实施范围
以产能提升最迫切、单产提升潜力最大的玉米、小麦、大豆为重点,兼顾高粱、谷子、油菜、向日葵等粮油作物,大力支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提高深松密植、精量播种、水肥一体化、喷灌、滴灌、“一喷三防”、“一喷多促”、全程机械化种植等关键技术到位率和覆盖面,努力提升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水平。
三、主体规模
优先支持规模经营的种植主体,种植小麦、玉米作物、小麦玉米一年两茬作物的,每个主体不低于500亩;种植杂粮、油料等作物,每个主体不低于200亩;种植大豆作物,每个主体不少于30亩。项目实施主体不与承担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有机旱作基地建设等项目任务的主体重复。本项目粮油作物为永济市域内2023年秋季收获的粮油作物及2023年秋播冬小麦。
四、实施方式
按照主体申报、细化方案、过程记录、县级测产、资金奖补的程序推进实施。
(一)主体申报。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原则上以镇(街道)、农场为单位集中向永济市农业农村局自愿申报,镇(街道)农场审核规模种植主体的种植面积、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并提交申报资料,资料包括申请书、营业执照复印件、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实施方案、实施主体土地承包合同、单产提升项目表等基本信息。申报材料需明确作物种类、种植面积、所在位置、技术模式、目标单产等基本信息。
(二)细化方案。各规模种植主体要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作物品种、种植面积、增产技术、单产目标等内容。通过选用优良品种、采用先进种植模式、平衡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全面提高良种良法覆盖率和到位率,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努力提高单产水平,力争亩产比当地平均水平增加10%以上,推动全市作物增产。
(三)过程记录。采取一主体一方案的方式,各规模种植主体要建立生产档案,记录作物生产过程中应用的关键技术、采取的主要措施等。根据作物生长农时,农业农村部门适时组织了解重点技术落实情况。
(四)县级测产。作物收获季节,实施主体应提前5天向永济市农业农村局提出测产申请,永济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测产,成立测产技术组,制定测产方案,科学选择对照点,严格开展实际测产,对不同作物按单产水平分类排序,并进行公示。
(五)资金使用。项目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实施,项目总计补贴资金337万元,支持不少于14个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单产提升,完成面积不少于33700亩。
(六)资金拨付。永济市农业农村局会同永济市财政局根据关键技术措施到位情况、测产排序情况、项目资金等情况,确定奖补对象资格,按照增产10%以上(含)的每亩补助不超过100元,单个主体奖补资金不高于50万元的标准,对符合条件的种植主体及时拨付奖补资金。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成立永济市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农业农村局局长展红强同志担任,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牵头,技术站、土肥站、植保站、种子站等站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领导组。领导组密切协作,抓好各项具体措施的组织和落实,确保项目顺利进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负责项目的日常工作。
(二)做好技术服务。要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各级专家指导组和农技推广队伍作用,明确本地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技术路径,加强项目指导服务,指导规模种植主体选择良种、配套技术、防灾减灾和病虫防控,促进关键技术落实到位,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三)加大宣传推广。在全市范围内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各类新媒体,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典型示范等方式,做好政策解读、经验做法宣传、示范典型打造,形成推技术、创高产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监督管理。农业农村局要加强项目管理,全过程建档立案,记录技术落实、资金使用、成效评估等工作内容,确保项目实施规范有序、测产结果真实可靠、奖补发放公开透明。
永济市2023年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主体备案表
|
|||||||
序号
|
创建作物
|
实施主体名称
|
主体类别
|
实施地点
|
集中连片实施面积 (亩)
|
土地归属情况
|
|
1
|
小麦、玉米两茬
|
孙圣轩
|
种植大户
|
黄牛场5号、6、8号路
|
1400
|
流转
|
|
2
|
小麦、玉米两茬
|
永济市林丰家庭农场
|
家庭农场
|
栲栳镇田村
|
800
|
流转
|
|
3
|
小麦、玉米两茬
|
永济市冯新录谷物种植家庭农场
|
家庭农场
|
栲栳镇姚村
|
650
|
流转
|
|
4
|
小麦、玉米两茬
|
永济市蒲州镇 太吕海岗家庭农场
|
家庭农场
|
部队农场5-6号路
|
700
|
流转
|
|
5
|
小麦、玉米两茬
|
王朝华
|
种植大户
|
部队农场1-2号路
|
1100
|
流转
|
|
6
|
小麦、玉米两茬
|
党自勋
|
种植大户
|
部队农场7-9号路
|
1700
|
流转
|
|
7
|
小麦、玉米两茬
|
白晓波
|
种植大户
|
部队农场1号路南
|
550
|
流转
|
|
8
|
小麦、玉米两茬
|
永济市四季丰收农业种植开发有限公司
|
农业公司
|
部队农场2号路北
|
500
|
流转
|
|
9
|
小麦、玉米两茬
|
永济市军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农业公司
|
部队农场3-7号路
|
1800
|
流转
|
|
10
|
小麦、玉米两茬
|
永济市继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农业公司
|
部队农场1-3号路
|
1300
|
流转
|
|
11
|
小麦、玉米两茬
|
李红民
|
农业公司
|
黄牛场5号、7号路、
|
770
|
流转
|
|
12
|
小麦、玉米两茬
|
农庆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
合作社
|
虞乡镇阳朝村
|
588
|
流转
|
|
合计
|
11858亩
|
||||||
序号
|
创建作物
|
实施主体名称
|
主体类别
|
实施地点
|
集中连片实施面积 (亩)
|
土地归属情况
|
|
1
|
高粱
|
山西董村农场有限公司
|
国有企业
|
永济董村农场
|
750
|
自有
|
|
2
|
高粱
|
张戈
|
种植大户
|
虞乡农场
|
904
|
流转
|
|
3
|
高粱
|
姚瑞丽
|
种植大户
|
虞乡农场
|
203
|
流转
|
|
4
|
高粱
|
陈小六
|
种植大户
|
虞乡农场
|
700
|
流转
|
|
5
|
高粱
|
朱秀霞
|
种植大户
|
虞乡农场
|
785
|
流转
|
|
6
|
高粱
|
朱彩红
|
种植大户
|
虞乡农场
|
744
|
流转
|
|
7
|
高粱
|
宋改清
|
种植大户
|
虞乡农场
|
400
|
流转
|
|
8
|
高粱
|
苏兴旺
|
种植大户
|
虞乡农场
|
326
|
流转
|
|
合计
|
4812亩
|
||||||
序号
|
创建作物
|
实施主体名称
|
主体类别
|
实施地点
|
集中连片实施面积 (亩)
|
土地归属情况
|
|
1
|
小麦
|
山西董村农场有限公司
|
国有企业
|
永济董村农场
|
1000
|
自有
|
|
2
|
小麦
|
山西普盛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
农业企业
|
永济董村农场
|
1300
|
流转
|
|
3
|
小麦
|
永济市禾丰家庭农场
|
家庭农场
|
城北街道东伍姓村
|
1400
|
流转
|
|
4
|
小麦
|
山西虞乡农场有限公司
|
国有企业
|
虞乡农场
|
1500
|
自有
|
|
合计
|
5200亩
|
||||||
1
|
大豆
|
山西虞乡农场有限公司
|
国有企业
|
虞乡农场
|
185
|
自有
|
|
2
|
大豆
|
朱秀霞
|
种植大户
|
虞乡农场
|
524
|
流转
|
|
3
|
大豆
|
宋改清
|
种植大户
|
虞乡农场
|
220
|
流转
|
|
4
|
大豆
|
农庆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
合作社
|
虞乡镇阳朝村
|
272
|
流转
|
|
合计
|
1201亩
|
||||||
1
|
玉米
|
山西董村农场有限公司
|
国有企业
|
永济董村农场
|
3200
|
自有
|
|
2
|
玉米
|
尉克锋
|
种植大户
|
伍姓湖农场
|
580
|
流转
|
|
合计
|
3780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