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版本  |   登录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市政府文件

永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永济市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2-28 16:38 信息来源: 永济市人民政府 【字体: 打印本页
信息索引号 1408810058/2023-00071 发布时间 2023-02-28
发布机构 永济市人民政府 文号 永政发〔2023〕11号
主题词 商贸、海关、旅游 体裁 永政发
政策咨询 市文旅局 文化产业股 电话 0359-8208813

各镇(街道),市直各有关单位:
        现将《永济市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永济市人民政府
                                                                                                                                                                                              2023年2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永济市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 自然资源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通知》(文旅产业发〔2022〕123号)等精神,充分发挥文旅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牵引带动作用,构建新型文旅产业发展格局,全面提升我市文旅产业发展水平,圆满完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各项工作任务,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省、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理念,以建设“中条山休闲度假经济带、沿黄历史文化经济带、涑水亲水宜居经济带”为导向,依托永济丰厚的文旅资源优势和品牌价值,加强机制改革创新、强化数智科技赋能、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围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有机融合、山水生态和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打造一批具有中国气度、黄河风韵、永济特色的文旅融合型示范项目,培育一批文旅融合引领型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现代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体系基本成型,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左右,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到8%以上;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达到11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2%;文化旅游业在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传播品牌等领域的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域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及活化利用,文化产品与旅游产品供给持续提质扩容,文旅行业赋能经济转型发展的效应更加凸显,文化和旅游的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交流融合推进更加深入,在全省率先成功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力打造驰名黄河金三角地区的华夏经典文化旅游目的地。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成立永济市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谢  澎  市长
        副组长:崔子龙  市政府党组成员
        成  员:王碧洲  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谢臻堂  市文旅局局长
                     吴建业  市发改局党组书记、统计局局长
                     张泽锋  市教育局局长
                     赵泽涛  市工科局党组书记
                     史云峰  市民政局局长
                     李兴园  市财政局局长
                     李  彬  市人社局局长
                     许管哲  市住建局局长
                     聂学政  市交通局局长
                     展红强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王景文  市林业局局长
                     尚卉泽  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局长
                     胡青民  运城市生态环境局永济分局局长
                     董    榕  市文保中心主任
                     张朝阳  市蒲津渡与蒲州故城文物保护所负责人
                     吴温霞  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
                     卫明珠  鹳雀楼旅游集团公司董事长
                     各镇(街道)镇长(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文旅局,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谢臻堂兼任。
        四、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
        (一)文化铸魂,擦亮文旅融合名片。
        1.打造文旅发展新高地。坚持文化赋能发展,充分挖掘永济深厚的历史文化;活化我市历史文化,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旅融合示范点建设工作。
        2.打响“舜风唐韵,魅力永济”品牌。强化品牌运用,迭代升级永济文化旅游视觉识别系统,推出体现永济文旅内涵的吉祥物,开展表情包、动漫等IP形象创意设计,推出具有爆点、形成爆款的原创宣传产品,打造地域特色品牌。
        3.打造时尚文化旅游目的地。引进和培育品牌书店、特色酒吧、时尚餐饮、文创艺术等文化休闲业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艺术打卡地;探索“音乐+旅游”的青年时尚游新模式,持续举办“鹳雀楼潮流音乐会”,并将其打造成为我市的品牌音乐节,实现音乐文化与景区旅游的全面融合;同时,发展剧本杀、精致露营、汉服旅游、低空飞行等新兴业态。
        (二)统筹布局,打造三大文旅经济带。
        1.打造涑水亲水宜居经济带。一是创建伍姓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伍姓湖水体治理,加大开发利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布局文旅业态产品。二是打造涑水生态廊道,结合涑水河的综合治理,建设滨水复合功能区、沿河亲水健康步道等项目。
        2.打造中条山休闲度假经济带。一是打造中医药康养片区。整合扁鹊庙、阎敬铭别墅、王官谷及周边村庄,扩容升级旅游接待设施,打造集中医药研究、食疗养生、健身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药康养产业园。二是打造道教康养片区。以五老峰景区为核心,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提升景区基础设施、挖掘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业态,带动提升黄家窑村和张家窑村美丽乡村建设。三是打造夜间消费集聚区。依托舜帝山森林公园、神潭大峡谷、尧王台、水峪口、雪花山等景区以及乡村民宿、体育馆等场地空间,围绕“夜景、夜市、夜演、夜展、夜娱”五大核心业态,提升基础设施,培育夜间消费核心。四是打造休闲康养片区。依托竹林村和栖岩村,布局休闲康养业态,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打造度假集群。
        3.打造沿黄历史文化经济带。一是创建黄河文化公园。串联鹳雀楼、蒲津渡遗址博物馆、蒲州故城和普救寺景区,利用数字文旅新科技建设黄河文化公园,提升永济文化旅游品牌质量。二是打造农文旅融合体验项目。打造一批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名镇名村;推进沿黄滩地万亩荷花体验园、水稻科普文化园和鱼虾垂钓体验园建设;加快乡村旅游示范村、美丽乡村研学基地建设。三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依托“永济背冰”、“河东说唱道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编排具有本土特色的实景演艺;建设永济工艺美术馆,结合地域文化,打造具有永济特色的系列文创产品,开展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活动。
        (三)升级业态,促进文旅产品融合发展。
        1.做精历史文化旅游。深入挖掘鹳雀楼、普救寺、蒲津渡遗址、尧王台、五老峰等景区的文化内涵,全面提升旅游产品质量;挖掘柳宗元、杨玉环、王维等永济历史名人文化,讲好永济故事;积极拓展图书馆、体育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阵地服务功能。    
        2.做强夜间经济旅游。重点推进大型黄河文化夜游光影演绎项目和西厢记沉浸式主题复合空间项目建设,灵活延长图书馆、文化馆、景区景点开放时间。
        3.做靓新型业态旅游。培育云体验、沉浸式体验、定制体验等智慧文旅新业态,打造一批户外运动基地和夏令营基地,鼓励发展工业旅游。
        4.做优农业乡村旅游。打造“画家村”民宿等富有永济地方特色的民宿项目和永济大樱桃等农特产品为主的农业旅游示范基地;同时借助乡村e镇,全力宣传推介农产品品牌。
        (四)完善配套,推动文旅要素融合发展。
        1.打造永济美食品牌。依托面食集团,丰富地方小吃,打造特色街区,建设示范店,形成具有永济特色的餐饮体系,打造永济“美食符号”。
        2.培育系列住宿业态。加快希尔顿、尊悦荟等高端知名酒店建设,构建以星级酒店为龙头、快捷酒店为主体、乡村民宿为补充的旅游住宿体系。
        3.构建文旅交通体系。在重要交通节点设置旅游驿站、观景平台;优化主要景区公交线路、开设自驾游汽车租赁服务,推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项目建设;改建重要景点连接线,加快万固寺至鹳雀楼旅游复合廊道建设。
        4.推出系列游览项目。打造鹳雀楼、普救寺、五老峰等“必去”的系列知名文旅产品;打造大型黄河文化夜游、鹳雀楼黄河文化博物馆、梦境西厢、万亩荷园等“必看”的系列文旅融合项目;同时推出“舜风唐韵、魅力永济经典游”“山水休闲、观光农业体验游”“华夏经典、品味历史文化游”“晋南民俗、舜风唐韵乡村休闲游”四大旅游线路,释放游客消费潜力。
        5.开发旅游购物产品。开发“永济礼物”系列旅游商品,打造“永济礼物”旗舰店,借助“文创礼物店”平台,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6.做强文旅娱乐体验。丰富永济民俗活动,持续开展鹳雀楼诗歌文化节、普救寺爱情文化节、五老峰登山节、水峪口河东美食节等文旅节庆活动;策划舜帝山祭舜大典,依托永济体育中心推出系列主题赛事活动。
        (五)聚焦重点,满足文旅市场供给需求。
        1.提升文旅服务质量。规范旅游服务市场,开展行业标准化建设,强化对景区景点、旅行社和导游人员的服务监管,扶持发展与旅游业相关的服务行业协会。
        2.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开展全市旅游资源普查,结合资源优势策划包装文旅项目,加强文旅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的衔接。
        3.加快数字文旅建设。建设4个数字旅游示范景区,实现景区门票、住宿餐饮、商品销售线上线下无缝衔接;分类型推进一批数字小镇、数字自驾旅游、数字旅游街区以及数字乡村旅游试点。 
        4.统筹全域精准营销。主动对接重点客源地旅行社,积极举办和参加各种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充分发挥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作用,不断强化文旅产品宣传营销。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文化事业与旅游业“双轮驱动”理念,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负责、行业领域共同参与的管理全覆盖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加强组织保障,完善体制机制,统一规划、布局和推进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建立由市文旅局局长担任召集人、各有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永济市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重大事项、重要活动、重点安排,推动我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二)强化政策激励。制定出台支持文旅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设立永济市文旅融合发展引导资金,在重大文旅项目建设、丰富文旅产品供给、产业园区发展、公共服务配套、骨干企业培育等方面给予资金扶持。支持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各类资金参与投资文旅产业。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重点对成功创建“国字号”品牌给予支持。强化用地保障,将文旅融合发展所需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安排。实施消费鼓励政策,推出餐饮住宿、景区门票、文艺观摩等惠民优惠券,拉动消费扩容提质。
        (三)强化人才培养。实施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和引进一批文旅企业家、酒店管理人才、会展人才、外语人才。依托各类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培训基地,加强文旅从业人员培训,建立持证上岗制度,培养一批“名厨”“名导”“名师”。建设永济市文旅人才智库,搭建文旅人才平台,为文旅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组织旅游人才及相关旅游系统干部参加旅游行业技能大赛,如金牌导游、金牌讲解员评比等活动,全面提升文旅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建立健全文化志愿者、文博志愿者、旅游志愿者管理服务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旅建设积极性。建立蒲剧人才储备库,积极聘请民间蒲剧名角、名家为蒲剧团成员;柔性引进外省的山西籍蒲剧人才,通过颁发证书、奖章等方式,打造永济蒲剧的对外宣传名片。
        本文件由永济市文旅局负责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