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市农业农村局2021年决算说明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
(一) 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拟定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二)研究拟定全市农业产业政策,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及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三)研究提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导全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并指导、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四)负责农业资源、区划、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作;(五)负责农业产业产品和绿色食品的质量监督、审报和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以及示范、推广工作;(六)负责并监督全市植物检疫工作,发布疫情并组织扑灭;(七)组织指导全市农业改革和农村小康建设工作;(八)指导全市的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脱贫攻坚工作;(九)承担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责任。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十)承担农业防灾减灾的责任。监测、发布农业灾情,组织种子、化肥等救灾物资储备和调拨,提出生产救灾资金安排建议,指导紧急救灾和灾后生产恢复;(十一)负责农业信息管理工作,监测分析、发布农业信息,开展相关农业统计工作;(十二)拟定农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参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
2、机构情况
永济市农业农村局属行政机关。永济市农业农村局内设行政股室7个:办公室、农业农村与经济发展指导股、产业发展与信息股、外经外事与种植业管理股、畜牧兽医与农垦渔政管理股、农业机械与农田建设管理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股。事业站室11个:永济市农业行政执法队、永济市种子站、永济市农业环保能源工作站、永济市土壤肥料工作站、永济市蔬菜工作站、永济市种植业技术推广站、永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永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永济市植物保护检疫站、永济市农业科教信息工作站、永济市果业工作站。
3、人员情况
2021年末实有人数141人,其中行政人员16人,事业人员125人。变动情况:本年退休4人,通过公务员考试新增2名行政人员,通过高素质人才引进新增4名事业人员,调入2名行政人员、5名事业人。
(二)2021年我单位主要工作及业绩情况
一是成功列入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创建名单。近年来,我市在运风旅游路、永卿路、高铁引道和黄河旅游路沿线布局,大力发展集休闲、观光、采摘、餐饮、娱乐、特色种养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都市休闲农业,初步打造了百里晋南农耕文化休闲农业体验带、特色农业休闲采摘带、高铁引道休闲农业观光带、沿黄公路休闲农业产业带等4条休闲农业带,建成了凡谷归真农业番茄主题公园、雨露阳光智慧农场、“黄河非遗”纺织文化研学基地、新源现代农业示范园、城西薰衣草庄园等23个示范园区,成功列入农业农村部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创建名单。二是“我为群众办实事”取得明显成效。我们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打造技术、农资、环保、农机“四个服务”队伍,扎实开展技术入户、打假护农、送检上门等活动,共培训指导农民20000余人次,检验农机200余台,开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处方100多个,开展执法检查50余次,为企业和群众解决18个方面的困难问题300余个。例如,泓欣农业服务公司伍姓湖农场水稻种植及稻蟹混养基地建设项目实施中,因用水问题项目用电被农场切断,获悉问题后,我局负责人多次赶赴项目一线,积极对接协调双方,提出了建设U型渠等方案,受到了农场及公司的一致认可,有效解决了该问题;在粟海集团重组项目中,为了协助大象集团尽快办理屠宰证,我局多次与运城及省厅协调沟通,将办理新屠宰证变通为更换旧屠宰证,为企业办证缩减了5个月的时间,有力促进了项目投产运营。三是美丽乡村建设标准逐步提高。我们紧盯“全景永济、全域旅游、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将美丽乡村、产业园区建设和全域旅游有机结合,按照沿黄、沿山、沿高铁引道、沿运永线、沿高速路等节点分年逐步实施,通过滚动实施、分类打造,全面推动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同时,我们积极积极邀请北京专业设计团队,结合各村实际,重点完成了城西水峪口、介峪口(含太峪口)、韩阳竹林村、蒲州西厢村、张营舜帝村、开张东开张村等6个村的规划方案,并对确定的其他连片示范村按照现场指导的方式进行设计,有力提高了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截至目前,各村共建成民宿4座,安装路灯200余盏,改造提升墙面、房顶等17万余平方米,建成并投入使用劳务市场及夜市市场1座,修整改造下水道1000余米,硬化道路6000余米。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包括单位收入、支出年初预算安排情况,与上年对比情况及增减变动原因。
2021年我局收入预算共计5285万元,全年支出预算5285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1341.94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88.87万元,项目支出3854.19元。收入预算比上年减少1719.6215万元, 原因是2020年有上级提前下达的专项资金(如农业耕地力保护补贴项目等)。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当年收入支出预算执行基本情况,与上年度对比情况,包括增减绝对值与幅度,增减变动主要原因。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1)预、决算差异情况,可分收入支出功能科目、分单位、分收入支出具体项目逐项对比。
2021年收入决算9503.83万元,比收入预算多4208.83万元;2021年支出决算12895.66万元,比支出预算多7357.56万元。
(2)差异原因分析。差异较大的应分析到具体收入支出功能科目和具体单位。
2021年收入决算比预算多4208.82万元,主要原因是:2021年上级下达农业防灾救灾资金1548万元,病虫害控制281.56万元,农业生产发展资金385.2万元,厕所革命68.42万元,国有农场扶贫资金127.5万元,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414.85万元、农业产业园追加500万元,其他农业支出883.29万元等
2021年支出决算比预算多7357.56万元,主要原因是:2021年上级下达农业防灾救灾资金1548万元,病虫害控制281.56万元,农业生产发展资金385.2万元,厕所革命68.42万元,国有农场扶贫资金127.5万元,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414.85万元、农业产业园追加500万元,其他农业支出883.29万元、2020年结转项目资金3420.6万元等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1)各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2021年总收入9503.83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收入1508.07元,占比15.89%;公用经费收入129.9元,占比1.26%;项目收入7865.86万元,占比82.85%
2021年总支出12895.66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1508.07万元,占比11.9%;公用经费支出129.9万元,占比0.95%,项目支出11257.69元,占比87.15%。
(2)收入支出与上年度对比情况及原因分析(可用柱形图或折线图)。
2021年总收入9503.83万元,比上年多2688.89万元,同比增长39.51%,主要原因是农业保险收入增加;2021总支出12895.66万元,比上年多6835.85万元,同比增长117.7%,原因是2021年上级下达农业防灾救灾资金1548万元,病虫害控制281.56万元,农业生产发展资金385.2万元,厕所革命68.42万元,国有农场扶贫资金127.5万元,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414.85万元、农业产业园追加500万元,其他农业支出883.29万元、2020年结转项目资金3420.6万元,农业保险2762.29万元等
3.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分析。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2021年“三公”经费支出9874.68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比上年减少6004.51元,同比减少37.8%,由于机关人员使用公务用车次数减少,用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用减少。
2021年“三公”经费预算12000元,“三公”经费决算9874.68元,比预算少2125.32元,主要原因是机关人员使用公务用车次数减少。
(2)会议费支出情况:
2021年和2020年均无会议支出。
(3)培训费支出情况:
2021年培训费用152144.5元,比上年减少819296元,主要原因是2021年高素质农民培训补助列入对企事业的费用补贴科目。
其他对单位影响较大的支出情况:
没有对单位影响较大的支出情况
(5)重点经济分类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无
4.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分析。
2021年财政拨款总收入8936.37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收入1508.07万元,占比15.89%;公用经费收入129.90万元,占比1.26%;项目收入7298.4万元,占比82.85%
2021年财政拨款总支出12491.01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1508.07万元,占比11.9%;公用经费支出129.90万元,占比0.95%,项目支出10853.04万元,占比87.15%。
5.非财政拨款收入分析。
2021年非财政拨款收入567.46万元,其中2021年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训564.10万元,种子抽检经费2.50万元,渔业抽检经费0.86万元。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2021年结转结余主要是非财政拨款结转2021年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补助164.05万元。2022年根据高素质项目培训方案拨付剩余资金。
(四)与预算支出相关的其他指标分析。
2021年年初:货币资金933257.85元,财政应返还额度34193874.36元,固定资产原值10911564.49,累计折旧6394422.12元,净值4517142.37元。2021年年末:货币资金3714844.68元,财政应返还额度0元,固定资产原值6962279.72,累计折旧4145838.06元,净值2816441.66元。
各项资产科目对比:货币资金年未比年初增加2781586.83元,主要原因是2021年高素质农民培训结转1640500元,项目质保金1141086.83元等。年未比年初固定资产原值减少3949284.77元,累计折旧减少2248584.06元,净值减少1700700.71元,主要原因均是房屋、土地资产无偿调拨至机关事务管理局,一辆车至调拨永济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五)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概述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已完成6个本级安排项目资金的绩效自评,分别是2021年粮食核心区建设项目、2021年渔业提升项目、2021年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2021年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县建设补助项目、2021年水果产业提升项目、2020年户用厕所改造配套资金项目。各个项目绩效自评均达到项目制定目标要求。
(六)当年预算执行及绩效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
我单位基本能严格执行预算安排,各项目绩效管理存在没有专门人员对项目绩效进行评价,目前项目评价基本由各业务股室自行评价。下一步我局将对项目绩效评价成立项目绩效专家库,逐步设立项目绩效管理办公室,对每个项目客观、公正、合理、实事求是的进行绩效评价,争取使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三、本年度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我单位财务管理方面能严格执行财经政策、政府会计制度核算要求,并制定执行我局《永济市农业农村局财务管理办法》、《永济市农业农村局政府采购内控管理办法》、《永济市农业农村局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下一步我局将对项目绩效评价成立项目绩效专家库,逐步设立项目绩效管理办公室,对每个项目客观、公正、合理、实事求是的进行绩效评价,争取使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二)本单位决算及绩效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1、认真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中央八项规定、省市有关实施办法及市委出台的“二十八条规定”,努力压缩“三公”经费支出,节约经费开支。
2、严格执行内部控制规范,规范各项财务开支审查审批和报账程序,加强资金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防范风险。
3、严格执行预决算公开工作。在财政批复后,能够及时公开2021年预算与2020年决算。
4、严格按照部门预算安排支出,遵照永济市差旅、会议和公务接待管理办法,降低接待费用。
附: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一、行政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支出增长率,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的增长水平。计算公式为:
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额÷上期支出总额-1)×100%
2.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衡量行政单位当年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调整预算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3.人均开支,衡量行政单位人均年消耗经费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开支=本期支出数÷本期平均在职人员数×100%
4.项目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项目支出比率=本期项目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5.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本期人员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公用支出比率=本期公用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6.人均办公使用面积,衡量行政单位办公用房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
人均办公使用面积=本期末单位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本期末在职人员数
7.人车比例,衡量行政单位公务用车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
人车比例=本期末在职人员数÷本期末公务用车实有数:1
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衡量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预算收入完成率=年终执行数÷调整预算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收入数
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调整预算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2.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衡量事业单位事业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100%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
3.人均基本支出,衡量事业单位按照实际在编人数平均的基本支出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基本支出=(基本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实际在编人数
此外,行业事业单位还可根据相关财务制度规定和分析需要增加相关分析指标,如:
1.财政拨款依存度, 衡量部门(单位)对财政拨款的依赖程度。
财政拨款依存度=财政拨款收入÷收入总额×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