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版本  |   登录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关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2-02-10 15:45 信息来源: 永济市人民政府 【字体: 打印本页
信息索引号 1408810058/2022-00109 发布时间 2022-02-10
发布机构 永济市人民政府 文号
主题词 财政、金融、审计,重要实事项目 体裁 其他

(2022年1月25日在永济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永济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卫立波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围绕“一城五区”战略定位,强化“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了稳中向好的良好局面。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8.94亿元,同比增长10.8%,高年度计划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4.25亿元,同比增长13%,高年度计划4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3754亿元,同比增长7.2%,高年度计划1.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74元,同比增长13.8%,高年度计划0.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0.42亿元,同比增长17.7%,高年度计划5.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36111元,同比增长8.6%,低年度计划1.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17733元,同比增长12%,高年度计划2个百分点。同时,各项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
         (二)重点项目扎实推进
         树牢“项目是第一支撑”工作理念,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先后组织5批5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3次9个重大项目集中观摩、3次项目建设综合考核。全年签约项目63个,总投资239.6亿元,签约项目开工率93%。百项重大工程项目中,光府科技二期、合信锐风风力发电机维修维护基地建设、牧原饲料厂、彩色生态廊道建设等27项完工;新康机械高铁零部件生产线建设、粟海集团重整、开发区轨道交通工程研发中心、久鼎物流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一期、政务服务中心及人防工程建设等59项正在稳步推进;贝特电气风电电机配件加工、开发区高质量产城融合发展区、韩阳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雪亮工程”二期、殡仪馆建设、国道521永济段改建、中条山山体修复等14个项目因秋季降雨影响和规划、设计方案变更等原因,正在做前期准备。同时,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现场服务项目132人次,协调解决问题32个。全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券、省级专项资金3.5247亿元。
         (三)工业经济负重前行
         围绕“六强五新”转型发展格局,市政府扎实开展“转型发展年”活动,强化入企服务力度,对全市62家规上企业开展精准帮扶,协调解决问题102件;加强政银企对接,为64家企业落实信贷11.7亿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符合产业扶持政策和首季“开门红”政策的企业发放奖励金710万元;列支财政资金2.55亿元支持开发区储备土地、合信锐风等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奖励蓝科途等项目技术研发。加快发展动能转换,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智能制造企业1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8家,省民营科技企业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加强开发区建设,承接政府下放行政职权1096项,积极推进“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出让标准地8宗,办理承诺制项目10个。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厂房二期工程开工建设,目前已建成2.5万平方米;机电园区“九通一平”新建、改造5条道路2.8公里,3条2.7公里的道路工程正在建设,完成修复电机铁路专用线2.4公里。
         (四)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良好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5万亩,粮食总产4亿公斤,新发展设施农业1万余亩,中药材9800亩;建成水果三新应用基地5个,新注册果品品牌11个,带动水果提质增效6000余亩;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市农产品质量合格率达98%以上,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名单。积极推进畜牧业规模养殖,全市肉蛋奶总产6.69万吨,其中:肉类增长52.9%,鲜蛋增长74.7%,奶类增长11.5%。狠抓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了负增长。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全年新发展家庭农场及合作社242家,培育运城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个。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1.24亿元,同比增长8.6%。
         (五)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体育中心建成运行,柳宗元幼儿园、城市供热、城区电力线路改造、城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城市支路建设等项目顺利完工,柳宗元小学、职业中专产业融合基地建设、城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检察院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有序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强化建管结合,持续开展“两下两进两拆”,完成主要街道强电入地,抓好广告下墙、停车进库进位、拆除违建和围墙等工作。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清理交通沿线积存垃圾491.28吨,拆除村庄各类废弃建筑276处,整治田间地头各类农业生产区域内违章建筑44处,打造美丽乡村21个。依托沿黄一号旅游公路,实施了永卿路、于黄路改建工程。同时,持续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完成5家企业烟气深度治理、涑水河沿线18个排污口整治和32家工业企业危险废物处置和转移等工作,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62天,优良天数比例71.8%。
         (六)商贸旅游业活力展现
         商品流通贸易平稳增长。积极培育消费市场,实施农村居民购买乘用车财政补贴政策,设置临时便民服务点7处,夜市4处。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区域内的供销衔接、产需衔接,满足市民各类消费需求。持续抓好重大节假日商品促销活动,拉动大众消费,繁荣节假日市场;认真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0.42亿元,同比增长17.7%。
         文化旅游产业稳步推进,实施了《梦境•西厢记》行浸式夜游体验剧、中都唐街、鹳雀楼湿地花海等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竹林、西厢等5个沿黄美丽乡村和城西、蒲州2个美丽乡村连片示范片,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惠畅土布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加强文物保护,实施了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西门瓮城保护修缮、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安防、环境整治(一期)、栖岩寺塔群边坡治理、舜帝碑楼抬升保护、陈村伯王庙抬升保护等工程,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纳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成功在上海举办了鹳雀楼高峰对话、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山西主题日“诗情花意”等活动;参加了十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山西省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推介会,进一步提升我市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年接待游客91.59万人次,门票收入1881.4万元,综合收入2980万元。
         (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和普通教育,完善职业和成人教育,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升,2021年高考文理两大类达线868人,达线率58.2%。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完成10个镇(街)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建设,新改建46所村卫生室,实现195个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成功举办“2021踏青跑春迷你马拉松暨鹳雀楼登高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体育项目展演空竹、太极拳专场。不断提升文化惠民质量,组织开展公益电影展播、亲子阅读、“舜都讲坛”专题讲座、文艺培训等形式多样的免费开放活动。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管控措施,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持续保持零感染、零病例。加强汛前检查和汛中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度过汛期,没有人员伤亡事故发生。以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为统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化解信访积案,被评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同时,认真开展食品、非煤矿山、道路交通、消防、校车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培训5000人,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万人次;为全市怀孕妇女提供免费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为适龄青年提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为6岁以下残疾儿童提供残疾筛查诊断、抢救性康复服务,提供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2000人;开展送戏下乡120场次、戏曲惠民演出30场次,免费放映公益电影3180场次;实施城镇养老幸福工程;对城区27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完成市府街、银杏街、富强街中段等街路亮化;实施农村公路养护提质和自然村巷道硬化工程;提升全市中小学智慧教育水平;在主城区新建两处停车场;加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使农村群众免费收看60余套电视节目“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
         一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有: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六强五新”产业体系支撑还不足,新投产项目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农业现代化、标准化、品牌化程度还不高,小城镇、乡村建设的标准不高,乡村振兴任重道远;文旅投资市场低迷,生态保护红线对景区开发利用存在限制,打造新爆点的难度加大;财政刚性支出持续增加,社会事业和民生领域还有短板;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等。对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2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预期目标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2022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按照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工作矩阵,以“一城五区”建设为牵引,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用好“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继续抓好“六稳”“六保”工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综合分析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结合山西省、运城市的各项预期目标,与“十四五”规划目标相衔接,建议我市202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左右;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
         各项约束性指标按运城市下达的指标完成。
         三、202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根据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预期目标,2022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坚持转型升级,构建“六强五新”工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高质量转型发展支撑。坚持高层次系统谋划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建立永济市重点项目总指挥部、总指挥部办公室、分指挥部三级管理框架,落实“五个一”推进机制,优化要素供给,全力推进136项重点项目落实落地,达产达效。抓好项目“四库”建设,建立建设项目、重点工程项目、专项债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四张清单”,对接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同时,不断优化招商方式,落实优惠政策,全年完成签约项目总投资230亿元,签约项目当年开工率达到60%以上。
         二是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增强高质量转型发展竞争力。做强“六强”产业体系:机电制造产业,以永济电机为核心,加快园区建设,吸引关联企业入驻,拓展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市场竞争力;铝精深加工产业,支持千军铝业、华茂铸造等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铝制发动机缸体、轮毂等汽车轻量化零配件,形成协同发展优势;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以牧原、大象、长荣为龙头,带动发展一批食品加工、冷链物流、包装材料等企业,全面振兴农副产品加工业;风电设备制造维修产业,依托技术人才优势,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重点实施金风科技风电电机维修制造基地等项目;化工装备制造产业,启动实施丰喜化机搬迁项目,进一步提质扩能,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高端印染包装业,支持凯通印染、彩佳印染、恒誉彩印等企业加快智能化技术升级改造,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高端化发展。壮大“五新”产业规模: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托蓝科途锂电池隔膜、新能源有轨电车、华鑫锂电池正极材料等项目,吸引关联企业集聚,逐步建立完善新能源汽车生产链条,打造新能源材料产业园;航天科技产业,支持光府科技、三晋宇航开拓市场,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光电产业,重点发展有机磷光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实施穿越光电二期等项目,打造柔性电子材料产业园;新能源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抢抓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机遇,实施中辆新能源有轨电车总装基地、轨道交通(技术)研发中心等项目,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园;生物医药制药产业,加快康意制药重整,建设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产业园,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同时,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优化服务措施,孵化培育小微企业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全年新增市场主体4573家。
         三是加快开发区建设,打造高质量转型发展优势区。全面强化赋权承接力度,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操作细则,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对标开发区升级版要求,深入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全年完成工业投资增长2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转型项目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85%以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标准厂房二期、“九通一平”、铝加工园区提升改造、污水处理厂、地下管网提质改造升级等工程建设。
         2022年重点实施工业项目64项:(1)总投资8亿元的蓝科途锂电池隔膜建设项目(续建);(2)总投资10亿元的中辆新能源有轨电车总装基地建设项目(续建);(3)总投资3.2亿元的开发区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续建);(4)总投资2.15亿元的久鼎科技物流园建设项目(续建);(5)总投资1.5亿元的卓川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建设项目(续建);(6)总投资1.2亿元的牧原猪饲料精加工建设项目(续建);(7)总投资0.7亿元的开发区轨道交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续建);(8)总投资0.6亿元的瑞丰风力发电机数字化平台装备建设项目(续建);(9)总投资0.6亿元的成都文旅设备制造建设项目(续建);(10)总投资0.55亿元的宝达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建设项目(续建);(11)总投资0.49亿元的华锐钣金产品数字化加工建设项目(续建);(12)总投资0.35亿元的天鹰无人机研发与生产建设项目(续建);(13)总投资0.35亿元的德耐电气风电零部件、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提升项目(续建);(14)总投资0.2亿元的鲜乐无人零售终端设备研发制造项目(续建);(15)总投资6亿元的佳维诚电子电解化成箔项目(新建);(16)总投资5亿元的穿越光电OLED发光材料生产基地二期项目(新建);(17)总投资5亿元的100MW集中式光伏项目(新建);(18)总投资5亿元的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新建);(19)总投资4亿元的华世洁环保设备耗材项目(新建);(20)总投资2.6亿元的梦牌纸面石膏板及配套建设项目(新建);(21)总投资2.5亿元的大象农牧生猪屠宰生产线建设项目(新建);(22)总投资2.5亿元的华鑫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新建);(23)总投资2亿元的江海腐蚀箔生产线建设项目(新建);(24)总投资2亿元的中军冷链物流建设项目(新建);(25)总投资2亿元的长荣嘉吉饲料厂建设项目(新建);(26)总投资1.9亿元的电机厂轨道交通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新建);(27)总投资1.5亿元的恒升石膏砂浆生产建设项目(新建);(28)总投资1.3亿元的仁盛源医用耗材生产项目(新建);(29)总投资1.2亿元的贝特风电电机配件加工项目(新建);(30)总投资1亿元的华海康道交通轻量化铝合金壁板建设项目(新建);(31)总投资0.8亿元的巧木匠铝塑膜板生产项目(新建);(32)总投资0.8亿元的千军铝业铸造生产线项目(新建);(33)总投资0.8亿元的麦巨机电设备制造维修建设项目(新建);(34)总投资0.6亿元的科路博机电工装模具及壁挂炉生产线项目(新建);(35)总投资0.6亿元的宏达医药包装彩印生产线项目(新建);(36)总投资0.6亿元的天海高性能水泵电机生产线项目(新建);(37)总投资0.6亿元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建);(38)总投资0.54亿元的开发区轨道交通装备双创平台建设项目(新建);(39)总投资0.5亿元的圣源汽车铸件生产线建设项目(新建);(40)总投资0.5亿元的福斯特农林废弃物回收利用建设项目(新建);(41)总投资0.5亿元的盛泽碳酸钙粉制造建设项目(新建);(42)总投资0.5亿元的华拓铝棒铝锭及铝制品加工项目(新建);(43)总投资0.48亿元的电机厂双馈鼠笼制造能力提升项目(新建);(44)总投资0.45亿元的蒲州热电充(换)电站充电桩建设项目(新建);(45)总投资0.45亿元的电机厂水性涂料应用能力建设项目(新建);(46)总投资0.4亿元的海达绝缘带生产线项目(新建);(47)总投资0.38亿元的通润科技标准化厂房项目(新建);(48)总投资0.3亿元的开发区新能源轨道交通电车示范线建设项目(新建);(49)总投资0.3亿元的金风科技风电电机维修制造基地建设项目(新建);(50)总投资0.2亿元的华圣铝业6万吨碳素车间生产项目(新建);(51)总投资50亿元的大同纳博丁腈手套建设项目(预备);(52)总投资30亿元的北京捷高汽车及应急机动装备综合试验场项目(预备);(53)总投资18亿元的大漠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三元正极材料建设项目(预备);(54)总投资15亿元的中科彩云装配式建材项目(预备);(55)总投资15亿元的陕西三桥油罐车制造项目(预备);(56)总投资10亿元的修正药业医药生产线建设项目(预备);(57)总投资6.5亿元的20MW抽水蓄能发电项目(预备);(58)总投资5亿元的中城文旅智慧交通及超级工厂建设项目(预备);(59)总投资2.5亿元的深圳振鹏达食品加工园区项目(预备);(60)总投资2亿元的佳维诚汽车电容器项目(预备);(61)总投资2亿元的阳煤丰喜化机厂整体搬迁项目(预备);(62)总投资2亿元的上海复地产碳化硅导体材料生产项目(预备);(63)总投资2亿元的工业展览馆建设项目(预备);(64)总投资0.2亿元的华茂3000吨铸铁件项目(预备)。
         (二)坚持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是夯实现代农业基础。围绕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目标,大力实施土地平整、水源与灌溉、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土壤改良等工程,完成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13万亩,建设小麦绿色高质高效核心示范区4.4万亩,有机旱作小麦基地4500亩,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4亿公斤以上。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开展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试点,培育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3家,新增家庭农场200家,示范家庭农场10家。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强化“三品一标”认证,完成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和4个地理标志商标申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围绕“8+4”农业矩阵,按照“扩基地、壮龙头、拓市场、强品牌、促融合”思路,重点实施设施蔬菜、优质水果、畜禽养殖、药材加工等特色种养殖项目,新发展设施果菜2500亩、大田蔬菜2000亩,水果提质增效5000亩,打造农业产业园区、基地30个。加快牧原生猪养殖等项目建设进度,创建国家级生猪养殖大县。
         三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打好全面乡村振兴基础,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入点,以沿黄沿山沿景区为重点,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打造5个市级美丽乡村和20个县级美丽乡村。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艺术乡村、3A级旅游村、乡村旅游示范村。坚持“清拆改种建”五治并举,推进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持续改善。同时,加强7个镇驻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农村群众生活水平。
         2022年重点实施农业项目32项:(1)总投资5.77亿元的大象畜禽养殖加工产业一体化建设项目(续建);(2)总投资1.2亿元的星级生鲜果蔬农贸市场二期项目(续建);(3)总投资1.43亿元的牧原农牧三分场、六分场建设项目(续建);(4)总投资1亿元的世邦现代中药健康产业园建设项目(续建);(5)总投资0.42亿元的伍姓湖岸坡与湿地生态修复项目(续建);(6)总投资8.5亿元的美丽乡村休闲旅游康养示范带建设项目(新建);(7)总投资5亿元的特色小镇建设项目(新建);(8)总投资3.5亿元的伍姓湖防洪生态恢复工程(新建);(9)总投资1.15亿元的设施农业建设项目(新建);(10)总投资1.09亿元的畜牧水产养殖建设项目(新建);(11)总投资1.07亿元的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建);(12)总投资1亿元的嘉吉全球动物营养研发实验中心建设项目(新建);(13)总投资0.8亿元的尊村引黄姚温东片水源置换工程(一期)(新建);(14)总投资0.71亿元的2022年栲栳、蒲州、张营3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建);(15)总投资0.59亿元的城东、虞乡等2镇12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新建);(16)总投资0.52亿元的湾湾河河道治理项目(新建);(17)总投资0.25亿元的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新建);(18)总投资0.3亿元的农副产品加工及交易中心建设项目(新建);(19)总投资0.15亿元的虞乡镇坦朝柿子产业园建设项目(新建);(20)总投资0.13亿元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新建);(21)总投资0.1亿元的意粒香农业科技观光园项目(新建);(22)总投资17.3亿元粮食产业链项目(预备);(23)总投资12.3亿元的休闲农业示范项目(预备);(24)总投资10亿元的冷链物流园及电商集聚区项目(预备);(25)总投资5.02亿元的伍姓湖粉煤灰堆生态治理项目(预备);(26)总投资2.5亿元的海大数字渔业产业链项目(预备);(27)总投资4.78亿元的伍姓湖水生态修复项目(预备);(28)总投资1亿元的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项目(预备);(29)总投资2亿元的关圣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预备);(30)总投资1.16亿元的沿山沟道治理项目(预备);(31)总投资1亿元的储备林项目(预备);(32)总投资0.6亿元的生猪育种创新能力提升项目(预备)。
         (三)坚持城乡统筹,实现新型城镇一体化发展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围绕打造中国北方美丽宜居山水城市目标,强化产城融合发展顶层设计,力争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七个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开展总体城市设计、重点地块概念设计、实景三维建模工作。同时,持续促进乡村振兴,加强村庄规划,全年完成不少于10个村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
         二是加大中心城市建设。按照“142”城市功能布局,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道路、管网、学校、医院、停车场、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对全市各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市政配套设施进行完善,打造2个特色片区、3大城建工程和4个特色街区,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持续推进公园景观品质提升、“两下两进两拆”和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抓好植树造林和城市绿化工作,确保全市林木覆盖率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
         三是推动城乡协同发展。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加快补齐农村水、电、路、气等方面短板;推进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五大系统建设,开展涑水河旅游公路、护岸林建设,对沿线村庄进行提档升级,打造沿涑水河田园风光示范带。加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做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扎实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推进清洁能源取暖、扬尘治理、垃圾污水处理、河道整治、固体废物管理、土壤污染调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水平。
         2022年重点实施城乡基础设施项目22项:(1)总投资5.98亿元的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续建);(2)总投资2.12亿元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改建项目(续建);(3)总投资0.9亿元的柳宗元小学建设项目(续建);(4)总投资0.45亿元的职业中专产教融合基地项目(续建);(5)总投资0.33亿元的检察院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建设项目(续建);(6)总投资0.55亿元的城东、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效改造及污水调蓄设施建设项目(续建);(7)总投资46亿元的七社村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新建);(8)总投资18亿元的面食文化产业园项目(新建);(9)总投资3.9亿元的黄河大道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新建);(10)总投资2.49亿元的城区道路及污水管网改造建设项目(新建);(11)总投资1.4亿元的铝深加工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新建);(12)总投资1.36亿元的城区建筑垃圾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新建);(13)总投资1.36亿元的城乡道路建设项目(新建);(14)总投资1.22亿元的开发区道路提升及泄洪渠改造建设项目(新建);(15)总投资0.57亿元的殡仪馆建设项目(新建);(16)总投资0.37亿元的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二期项目(新建);(17)总投资0.3亿元的残联逸养中心建设项目(新建);(18)总投资0.25亿元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新建);(19)总投资0.21亿元的公安局基层(城北)派出所和涉案财物管理中心建设项目(新建);(20)总投资0.11亿元的北郊小学及幼儿园改扩建项目(新建);(21)总投资14.29亿元的城乡道路建设项目(预备);(22)总投资2.95亿元的永济市城乡供水提升改造项目(预备)。
         (四)坚持文旅融合,推动现代服务业多元发展
         一是加强旅游景区建设。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围绕东部山水休闲、西部历史文化和中部休闲康养三大板块,加快旅游产业由单一业态向综合产业转变,实施基础设施、文化保护传承、休闲娱乐等项目建设,打造黄河铁牛•鹳雀楼、五老峰2个连片5A级景区,力促伍姓湖创建3A级景区。同时,探索“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推动尧王台创建4A级景区、中车永济电机创建3A级工业旅游景区、太宁村葫芦园创建3A级景区工作,鼓励有条件的景区积极申报A级景区,构建景区梯队发展格局,不断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能力。
         二是强化旅游宣传营销。进一步提升完善旅游宣传口号和形象标识,探索与知名综艺节目合作,推出永济文化旅游专题节目。加强与国内大型旅行社及携程、途牛等网站合作,设计主题旅游产品,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在继续办好传统节庆活动的基础上,配合运城市办好全省旅发大会。同时,发挥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作用,加强文化旅游产品网络宣传。积极参加各种旅游推介活动,不断提高永济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推动商贸、餐饮、房地产等行业加快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促进融合发展,盘活鑫大商场闲置资产,增加消费供给。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突出科技创新,促进文化创意、第三方物流、中介服务、金融保险、养老服务等服务业快速发展。同时,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大力发展体验经济、夜游经济、度假经济等新业态,促进我市第三产业繁荣发展。
         2022年重点实施旅游商贸项目18项:(1)总投资0.6亿元的蒲州故城保护修缮、安防及环境整治工程(续建);(2)总投资0.49亿元的尧王台非标民宿建设项目(续建);(3)总投资0.45亿元的鹳雀楼非标营地酒店项目(续建);(4)总投资0.2亿元的太峪口民宿建设项目(续建);(5)总投资3.25亿元的五老峰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项目(一期)(新建);(6)总投资2.4亿元的黄河铁牛-鹳雀楼5A级景区创建基础提升项目(新建);(7)总投资2亿元的蒲坂市场改造提升项目(新建);(8)总投资1.22亿元的旅游星级智能酒店建设项目(新建);(9)总投资0.5亿元的二丫桃树专业合作社云天电商共享仓项目(新建);(10)总投资0.49亿元的华夏经典文化旅游区连片打造5A景区提升改造建设项目(新建);(11)总投资0.27亿元的开张镇西开张村农文旅发展项目(新建);(12)总投资0.26亿元的万固寺至鹳雀楼旅游复合廊道项目(新建);(13)总投资0.2亿元的黄河文化主题公园建设项目(新建);(14)总投资0.17亿元的虞情虞理网红餐厅建设项目(新建);(15)总投资0.13亿元的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文物保护项目(新建);(16)总投资1.05亿元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博物馆项目(预备);(17)总投资0.5亿元的5G文旅特色小镇建设项目(预备);(18)总投资0.26亿元的普救寺配套服务设施项目(预备)。
         (五)坚持改革创新,激发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动能
         一是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农业农村改革上,重点做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农技农经农机“三支队伍”四大改革工作。行政审批改革上,持续做好“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创优营商环境。能源革命改革上,抓好能源互联网试点建设,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落实能源消耗“双控”政策,优化能源供给体系。国资国企改革上,配合做好永纺、农药厂改制工作。同时,持续抓好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教育体制、减税降费、标准化综合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
         二是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坚持创新驱动,发挥企业主力军作用,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全覆盖工程;加快创新平台扩量提质,推进轨道交通技术研发中心、轨道交通双创平台、宝达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孵化基地等项目建设;健全产教融合创新机制,加快科技成果承接转化。同时,落实永济市高素质人才引进政策,全年引进高素质人才50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三是不断提升开放的层次和水平。深度挖掘转型综改试验区、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省财政直管县等多重政策优势,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开放战略,积极对接关中平原城市群、黄河金三角区域、大西安都市圈,在引资引技引智、承接中高端产业转移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机遇,谋划引进一批生态保护修复利用、黄河文化传承项目,着力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
         (六)坚持改善民生,持续增强人民福祉
         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管控措施,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做到“政策不断档、责任不松动、扶持不减弱、资金不递减”,建立长效机制,优化衔接政策,创新工作举措,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坚持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优化学校布局,完成4所小学撤并任务,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打造“永济技工”品牌。持续推进县域综合医改,强化中医院、妇幼保健工作,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实施乡村医生素质提升行动,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全面推进“健康永济”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全年新增技能人才9300人。积极弘扬英烈精神,健全安置工作机制,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全面提升退役军人精准服务水平。加强平安永济建设,进一步完善“五四机制”、“123456”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4433”心理服务体系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依法打击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巩固扫黑除恶成果。完善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不断加强非煤矿山、道路、危化品、人员密集场所、防汛、消防等重点行业区域安全监管,切实维护全市稳定大局。
         2022年要重点办好9件民生实事:①提升改造农村道路。完成自然村通硬化路149公里,建制村通双车道12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5.8公里;开通永济至北阳、东吕、鸳鸯等公交线路,进一步方便农村群众出行。②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对栲栳幼儿园、韩村小学、赵柏小学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实施智慧教育二期工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③提升农网供电能力。对王庄变电站进行增容,对10KV805平壕线等线路进行改造提升,满足农村新增负荷需求。④完善城市便民设施。新建城市驿站10座,为市民提供卫生间、休息室等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城市温度。⑤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对9个村饮水管网进行改造提升,对30个村供水管网进行维修养护,提升4.92万人的供水保障水平。⑥完善养老机构服务功能。推动全市107家养老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水平。⑦实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行动。对“米袋子、菜篮子”等日常必备消费食品进行抽检,抽检量要达到5批次/千人,确保群众买的放心、吃的安心。⑧实施文化下乡惠民活动。全年送戏下乡120场,送电影下乡2340场,进一步丰富和改善群众精神文化生活。⑨开展体育惠民活动。体育中心工作日期间定时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年举办公益性体育活动、体育讲座、展览10次以上,开展体育健身技能培训1000人次。
         各位代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