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岗位 不平凡的坚守
平凡的岗位 不平凡的坚守
——永济市栲栳镇赵跟社同志个人事迹
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坚持和努力,疫情防控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在基层防控工作中,涌现出的很多履职尽责的基层干部,栲栳镇长杆村的包村干部赵跟社同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就化身为疫情防控的"守护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坚守在疫情防控的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乡镇干部坚守岗位,坚持抗“疫”的无私奉献精神,彰显着基层干部的使命担当。
耐心沟通,做居民群众的“辅导员”。长杆村是栲栳镇第二大村,有人口2982人,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大。在前期排查的武汉返乡人员中人数最多,刚开始对返乡人员进行居家观察时,他们并不理解,抵触情绪十分强烈,特别是裴某某3户11人自武汉走亲戚后返乡,认为他们一家也没怎么接触陌生人,肯定没啥问题,在村子里被要求居家观察,村民对待自己家里人都带着些许异样,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赵跟社同志了解情况后直接通过电话对裴某进行耐心地沟通劝导:“你作为家中长兄,应该给一家人做好表率,主动带头接受监管,配合政府工作,安心进行居家观察。我们希望大家都没事,但是在居家观察期间,身体一旦存在不适感觉,也能得到及时的治疗,这也是对你家人的保护。而且我们现在对村民已经进行了宣传,大家都会相互理解的,你们也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居家观察期间该户有人因发热去医院检查,赵跟社同志又积极协调上下,安排联系,确保工作程序不出披露。随着疫情一天天的变化,按照镇政府的安排,需要对全村再次进行细致的排查,排查有护照的人员,在家还是在国外,赵跟社同志和组长,逐户进行排查,发现有一户孩子在加拿大留学,他打电话联系上家长,通过加微信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近期是否回国,如要回来第一时间通知他,就这样,每星期他要和孩子的父亲联系,掌握最新信息,赵跟社同志用自己的真心和实意,完成了村民从刚开始的抵触情绪到最后群众的认可满意。
坚守岗位,做严防输入的“守门员”。在疫情期间各村严防死守,很多道路被封,而长杆村处于镇高长线的终端,交通便利,周边部分村的村民出行大多要经过长杆村,直接加大了人员管控上的难度。作为长杆村包村干部,赵跟社同志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为控制人员流动,减少感染风险,赵跟社同志全天24小时在村,晚上就住在了村口的帐篷里,带领长杆村村民、志愿者坚守岗位,为往来人员体温测量和车辆信息登记。现在村口值守的志愿者和村民们说起包村干部,都会说这位同志不怕吃苦、不怕风险,任劳任怨,敢于奉献,情系长杆村民,舍小家为大家,和村民站在一起,连续二十多天每晚只睡几个小时。赵跟社同志用自己的责任感,织密织牢长杆村的疫情防控安全网。
走村入户,做疫情防控的“宣传员”。农村疫情防控工作本身难度就大,农村老百姓防护意识弱,受传统风俗影响,习惯过节走村串户。在这里疫情防控的宣传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为了打通疫情防控信息宣传道路,扩大农村宣传覆盖面,充分利用“乡村大喇叭”进行广播,广播声音响彻长杆村的每一角落。为了杜绝村民在街头聚集,赵跟社同志和村民、志愿者一起在巷内巡逻,劝导群众出门戴口罩,不聚集,回家做好防护,村民从一开始的不重视、不配合,慢慢地不用多说直接就散开,再后来大家都在家里做好个人防护,尽量不出现在巷子里。现在,长杆村的村民们不仅积极配合,更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在微信群里,村民互相鼓励,互相加油。赵跟社同志用自己的耐心和信心,提升长杆村村民的疫情防控意识。
他没有相对专业的防护知识和技能,但他仍冲在防控的前线;他没有防护服,没有隔离衣,甚至一个一次性口罩要戴三天,但他仍然坚守在工作一线。在平凡中坚守岗位,在坚守中履职尽责,这才保证了长杆村的疫情防控有序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