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市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信息索引号 | 003072456/202009-00004 | 发布时间 | 2020-09-01 | ||
发布机构 | 文号 | 无 | |||
主题词 | 财政、金融、审计 | 体裁 | 其他 |
——2020年8月28日在永济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崔子龙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作关于202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今年上半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目标,严格执行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财政预算,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保障民生和重点支出需求,有力地支持了全市经济发展。现将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收支预算完成情况
1、财政总收入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上半年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42395万元,占年度计划81173万元的52.2%,同比下降6.1%,减收276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701万元,占预算49.4%,同比下降7.3%,减收1961万元。
分征收部门情况:税收部门15213万元,占预算46.3%,同比下降1.2%,减收183万元;财政部门9488万元,占预算55.5%,同比下降15.8%,减收1778万元。
主要项目完成情况:增值税7435万元,占预算61.5%,同比增长10.2%;企业所得税1286万元,占预算46.4%,同比下降35.3%;城市维护建设税1399万元,占预算43.7%,同比下降13.2%;环境保护税42万元,占预算12%,同比下降73.2%。
重点税源企业入库情况及原因分析:受疫情和企业停工停产影响,企业创税能力下降,我市收入完成与同期相比税源变化减多增少,财政部门监控的66户重点税源企业21户增45户减,十四个税种“七增七减”,主体税种呈下降趋势。
增收因素:一是税务部门向上级争取了4000万元的增值税调库指标。二是华圣铝业停产后,元月份无形资产(产能转移)一次性收入8.5亿元,入库增值税5134万元。
减收因素:一是铁路设备制造业是税收减收的主要行业,1-6月份税收完成3475万元,同比下降67.3%,减收7146万元,超过二产的所有行业减收。其代表企业中车永济电机1-5月未实现增值税,6月实现增值税1131万元,各项税收同比减少6493万元。减收的主要原因是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减少,年初有大额留抵,4月末企业产品库存较年初增加5.98亿元,目前库存产品由于交付价格不能确定,导致收入延迟实现,实现税收较少。二是认真贯彻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全面助力企业复工复产。1-6月份财税部门新增减税降费共计2963.53万元,其中2020年新出台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826.16万元,2019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在2020年继续实施形成的减税降费1897.94万元,减免非税收入239.43万元。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4910万元,占预算52.2%,同比增长25.1%。
主要项目支出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092万元,占预算50.5%,同比增长0.7%;公共安全支出4536万元,占预算56 %,同比增长10.8%;教育支出31884万元,占预算52.8%,同比增长16.8%;科学技术支出442万元,占预算46%,同比下降6.2%;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8126万元,占预算66.8%,同比增长178.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601万元,占预算55.1%,同比增长27.9%;卫生健康支出8720万元,占预算49.5%,同比增长8.8%;节能环保支出7891万元,占预算35.1%,同比增长269.8%;城乡社区支出9725万元, 占预算59.2%,同比增长76.6%;农林水支出14045万元,占预算38.5%,同比增长74.8%;交通运输支出8817万元,占预算78.1%,同比增长48.9%;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5372万元,占预算100%,同比下降51.9%;住房保障支出519万元,占预算72.2%,同比下降7.3%;债务付息支出1718万元,占预算100%,同比增长37.3%。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完成情况
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上半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6818万元,占预算23800万元的112.7%,同比增长285.4%。
主要项目收入情况是: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2455万元,占预算122.8%,同比增长197.9%;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72万元,占预算36%,同比下降11.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2863万元,占预算114.3%,同比增长325.6%;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177万元,占预算117.7%,同比增长180.9%;污水处理费收入251万元,占预算41.8%,同比下降4.2%。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上半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6558万元,占支出预算50.7%,同比增长35.7%。
主要项目支出情况是: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93万元,占预算100%,同比增长342.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05万元,占预算100%,与上年同期一致;城乡社区支出12902万元,占预算45.1%,同比增长172.4%;债务付息支出1643万元,占预算100%,同比增长9.1%。
(三)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完成情况
1、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上半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2604万元,占预算58.9%,同比下降8.5%。
主要项目收入情况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收入11830万元,占预算47.9%,同比增长100.8%;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0774万元,占预算78.9%,同比下降17.3%。
2、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上半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8326万元,占预算50.1%,同比下降44%。
主要项目支出情况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3901万元,占预算50.5%,同比增长16.5%;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4425万元,占预算49%,同比增长3.8%。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完成情况
我市正常运营的市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7户,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本级预算收入按5.67万元编制。上半年国有资本经营本级预算收入为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为0万元。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征管,确保应收尽收。面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财税部门密切协作,依法征收,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及面临的困难,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组建“企业体检医院”,为企业提供免费咨询服务。组织专家对13家企业进门摸底走访,举办“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专题培训,帮助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加强非税收入征缴,成立非税收入领导组,组织对执收单位非税收入情况进行调研,按月进行考核,采取有效措施将经济形势因新冠肺炎疫情受到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主动出击,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今年以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带来防控支出加大、企业停产等不良影响,造成我市收支矛盾更加突出。财政部门以“五抓一优一促”为总抓手,利用省直管县的优势,坚持项目为王,全力保障“4515”重点工程项目资金,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一是把握政策方向,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我们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撰写了《关于县级财政运行与财政能力调研情况的汇报》,上报了我市的财政情况、存在问题和期盼建议。7月份,市政府及财政部门主要领导又专程赴省财政厅,进行了专题汇报,得到了上级的支持。截止目前,上级下达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88601万元,比上年增加9019万元,县级财力保障奖补资金16175万元,比上年增加1207万元,特殊转移支付16060万元。新增政府债券2.9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5亿元(年初预算已安排1亿元),专项债券0.9亿元,抗疫特别国债0.5亿元。二是积极配合各部门向上争取资金工作。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配合发改、住建、交通等部门,积极向上申报更多优质项目。三是强化考核,调动各部门争取资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永济市2020年向上争取资金考核方案》,将一年考核一次改为按季度考核,对37个单位年初上报项目及向上争取资金情况进行考核。年终对各镇(街道)、市直有关单位争取上级资金情况由高到低进行排名,最终考核结果上报市委、政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上半年,37个考核单位共争取到上级资金165285.29万元(年度任务169930万元),其中,有12个单位已提前完成年度任务。
(三)优化结构,全力支持和保障民生。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合理安排预算支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工作导向,积极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全力保障教育、社保、医疗等各项投入,积极推进民生保障精准化精细化,努力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491亿元,同比增长25.1%,增加2.71亿元。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暴发后,财政部门及时拨付疫情防控工作应急资金,做好防控经费保障工作。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今年年初,受疫情防控影响,我市交通运输、建筑业、商业、餐饮酒店、旅游景点等大部分处于停业状态,导致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和税收大幅下降,再加上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实施,财政收入增收难度较大。二是政府债券偿还存在压力。根据我市未来五年到期债券还本付息情况,从2020年起进入还贷高峰期,由于财力十分有限,刚性支出需求较大,在偿还政府债券方面存在一定压力。我们将努力通过年初预算安排、增加土地收入、再融资等方式按时偿还到期本息。三是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推进全过程预算管理还有差距。各单位还存在重投入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情况。要牢固树立绩效理念,加大绩效宣传力度,从“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三个维度加快推动绩效管理全面实施,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
四、下一步打算
(一)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确保预算稳定运行。一是认真研究国家和省支持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利用省直管县的有利政策,围绕全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二是要培植财源,主动挖潜增收,积极培育壮大财源,增强发展后劲;三是要严控开支,扎实做好财政节支工作。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格财政支出管理的通知》文件要求,要勤俭办事、厉行节约,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
(二)强化“保基本”的意识,坚决兜牢民生底线。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合理安排预算支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工作导向,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村生活更有品质、更加美好;继续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巩固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宗园小学等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动医疗体制改革,支持县乡一体化医疗体制、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梳理整合生态环保类项目资金,继续加大资金投入,持续发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三)加大“调结构”的力度,优化财政资金安排。深化部门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精准度,加强支出预算执行管理,增强财政支出的规范性和实效性,把钱花在刀刃上;进一步推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管理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加快构建广覆盖、多层次、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继续加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范围,强化绩效责任硬性约束,对绩效评价结果不达标的项目,原则上不再增加预算,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对预算安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四)落实“保战略”的要求,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省、市部署制定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全力保障全市重点工程建设;创新投融资机制,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与措施,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助力全市经济发展;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参与运城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组建,加大与山西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合作力度,安排企业应急转贷资金,破解中小微企业、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整合金融服务平台,建立“政银企携手共进共谋发展”联谊会平台,通过信息共享、联合支持、主动服务,对企业实现精准支持,助推全市经济发展。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下半年我市财政形势依然严峻,面对新冠疫情影响财政增收难及刚性支出需求增加的压力,虽然均衡性转移支付总额有所增加,但民生工程及各项社会事业需求不断增加,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平衡压力很大。我们决心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勇于挑战,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