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版本  |   登录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永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济市抗旱应急预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05-26 15:21 信息来源: 永济市人民政府 【字体: 打印本页
信息索引号 003072456/202008-00016 发布时间 2020-05-26
发布机构 文号 永政办发〔2020〕36号
主题词 通知、其他 体裁
各镇(街道),市直各有关单位,永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新修订的《永济市抗旱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17年8月29日印发的《永济市抗旱应急预案》(永政办发〔2017〕63号)同时废止。
        
                   
永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5月25日    

永济市抗旱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我市十年九旱,每年的春旱、伏旱都会给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充分发挥机井、大中型泵站、流动机泵等水利设施的作用,切实减轻旱灾损失,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按照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新时期治水思路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防为主、防抗结合、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等为原则,实行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
      1.3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关于加强城市抗旱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
      2.基本情况
      全市辖7镇3个街道,195个行政村,325个自然村,总人口46.4万人。
      2.1自然地理情况
      永济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5′—110°45′33″,北纬34°44′50″—34°04′20″,东西长约40km,南北宽近30km,国土总面积1208km2。地形地貌以土石山区、黄土台垣区,平川区、黄土丘陵沟壑区组成,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涑水河、湾湾河,其中黄河由张营镇北阳村入境至韩阳镇长旺村出境,总长47公里。气候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寒冷少雪。
      2.2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全市水资源总量为8900万吨/年,多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及水利设施增多,加之天气连年干旱,抗旱力度逐年加大,所需水资源总量为14000万吨/年,超采现象非常严重。
      2.3旱灾概况
      我市天气干旱少雨,1—4月份冬春旱、6—7月份夏季伏旱时期,虽然通过供电倾斜、压城保乡、压工保农等多种形式抗旱浇地,但各种作物生长及城乡居民生活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峻的旱情直接影响到我市经济的高质量转型发展。
      2.4抗旱能力
      主要抗旱工程:水井3345眼,中型高灌站1处,小型高灌站8处,小型水利工程(塘坝)18处。纯井区灌溉面积可达22.45万亩,井黄双灌面积可达44.75万亩,小型高灌站可浇灌面积0.7万亩,小型水利可浇灌面积0.5万亩。
      全市用于抗旱非工程建设机动运水车辆70辆,流动喷灌设备120套。
      3.指挥体系及职责
      3.1指挥体系
      我市抗旱指挥机构与防汛同为一套机构,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市防指)是全市抗旱的组织指挥机构。市防指总指挥由市长担任,常务副总指挥由分管副市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市应急局局长、市公安局局长、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市水利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局、市住建局、市气象局、市农机发展中心、市尊村引黄灌溉服务中心、市供电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市防指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应急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应急局局长兼任。
      3.2职责
      总 指 挥:全面负责全市抗旱工作。
      常务副总指挥:负责协调、组织全市抗旱工作。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做好全市抗旱工作。
      市政府办公室:协助市领导布置全市抗旱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提供全市抗旱资金保障。
      市水利局:及时掌握旱情,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市防指做好全市农业农村抗旱工作,做好抗旱工作统计报表。
      市供电公司:负责做好抗旱电力保障工作。
      市发改局:负责及时上报抗旱工程项目。
      市公安局:严厉打击破坏抗旱工程设施,确保工程安全和抗旱工作正常进行。
      市尊村引黄灌溉服务中心:负责做好引黄灌溉工作。
      市农机发展中心:负责做好抗旱车辆和机泵服务工作。
      市气象局:负责及时提供天气预报和土壤墒情报告。
      市住建局:负责做好城市工业和居民供水工作。
      市防指办公室:负责搜集抗旱信息,及时向市政府及运城市防办上报旱情、抗旱动态,为领导提供第一手资料,全力以赴投入抗旱。
      4.预防及预警
      4.1预防。
      4.1.1旱情信息监测及报告。
      根据全市天气及气候特点,农业旱情信息监测评估方式有:连续无雨日数评估法、土壤墒情评估法。市气象局负责定期检测,并写出书面报告;市防指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掌握土壤墒情,确定抗旱方案,积极组织抗旱工作。
      4.1.2预防措施。
      根据农作物生长情况,各镇(街道)要组织好常规性的抗旱工作,提前做好机井维修、配套更新、渠道整修清理。小型高灌站、小型水利要提前维修、养护提水设备;中型高灌站要制定水源调度方案,制定节水限水方案,保证合理用水、节约用水。
      4.2预警。
      4.2.1干旱预警。
      (1)连续无雨日数评估法
      春季、秋季:15—25天无雨为轻旱,26—45天无雨为中旱,46—70天无雨为重旱,70天以上为特大干旱。
      夏季:10—20天无雨为轻旱,21—30天无雨为中旱,31—45天无雨为重旱,45天以上为特大干旱。
      (2)土壤墒情评估法
      根据不同季节农田测墒深度不同,监测点的布设要有代表性,播前及苗期0—20cm,发育前期0—40cm,发育中期0—60cm,成熟期0—60cm。
      测定土壤墒情(土壤墒情W):
      60%>W≥55%为轻旱(属Ⅳ级干旱)
      55%>W≥45%为中旱(属Ⅲ级干旱)
      45%>W≥40%为重旱(属Ⅱ级干旱)
      W<40%为特大干旱(属I级干旱)
      (3)综合旱情评估及旱情等级划分
      评价全市作物的受旱情况,一般采用作物受旱面积比率方法,作物受旱面积比率计算公式:


      A受旱(含播种期缺墒)面积是指各类耕地作物采用的旱情评估方法得出的受旱面积之和。
      A受旱=雨养农业受旱面积+灌溉农业受旱面积
      A播种=播种面积
      旱情等级划分:
      20%<I≤40%为轻旱
      40%<I≤60%为中旱
      60%<I≤80%为重旱
      I>80%为特大干旱
      4.2.2城市专项抗旱预案
      全市目前地下水年可开采量8900万吨,年实开采量14000万吨,出现严重超采现象,城区年用水量为7000万吨,属于城市缺水范围。在干旱阶段出现城市干旱缺水,如2010年3—5月份缺水量达250万吨。
      (1)城市实时干旱程度用干旱缺水率指标来判别。
      城市干旱缺水率(P)是指城市发生干旱时日缺水量与正常日供水量之比,本市正常日供水量为20万吨。
      日缺水量=正常日供水量(CX)—旱期实际日供水量(Cg)P=[( CX -Cg)/ CX]×100%
      城市干旱划分等级
      I级  极度干旱P>30%
      Ⅱ级 重度干旱20%<P≤30%
      Ⅲ级 中度干旱10%<P≤20%
      Ⅳ级 轻度干旱5%<P≤10%
      (2)城市干旱预警指标用城市供水预期保证率来表示,干旱预警指标是用来判别城市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可能发生干旱的严重程度的指标。
      城市供水预期保证率(T)是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所有水源可供水量与同期正常需水量的比值。
      T=(ΣQi/q)×100%
      i=1.2.3.4指水库、河道、地下水、其它水源;
      q:计算时段内正常需水量;
      正常需水量:是指在现有水价体系、现行水政策、城市合理生态用水水平满足用户自由引取所需的水量。
      T>90%轻度干旱
      80%<T≤90%中度干旱
      70%<T≤80%严重干旱
      T≤70%极度干旱
      根据本市的缺水率定出实时缺水等级,发出干旱预警。
      4.2.3干旱预警发布
      根据旱情,市防指发布预警信息。农业抗旱根据实时测定的土壤墒情的范围或者连续无雨日数评估的旱情范围,确定干旱程度的级别、发布预警,做好农村抗旱工作。城市抗旱根据城市供水预期保证率来确定干旱程度,发布预警,做好城市抗旱工作。如果严重干旱要关停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保证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根据预警信息,市防指安排部署全市抗旱工作,各镇(街道)负责抓好本辖区的抗旱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及时组织发动群众及城镇居民全力以赴投入抗旱工作。宣传部门要及时发布旱情信息。
      5. 应急响应
      5.1 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要明确响应等级,响应等级与干旱预警等级相对应
      I级响应(特大干旱)为红色预警
      Ⅱ级响应(严重干旱)为橙色预警
      Ⅲ级响应(中度干旱)为黄色预警
      Ⅳ级响应(轻度干旱)为蓝色预警
      根据干旱的程度,发布干旱预警,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措施。
      5.2Ⅳ级响应
      大面积连续10天以上无有效降雨,或者土壤墒情55%≤W<60%。根据干旱等级指标分析,发生了轻度干旱,全市作物受旱面积15万亩左右,约占耕地面积的20%,并且旱情对农作物正常生长开始造成不利影响,启动四级抗旱预案,发布蓝色预警。
      5.2.1工作会商
      抗旱工作会商由常务副总指挥主持,各镇(街道)负责人及市防指办公室全体成员参会,坚持抗旱防汛两手抓,实行全面抗,全面保,确保抗旱夺丰收。
      5.2.2工作部署
      市防指应根据旱情监测、预报情况,及时掌握旱情发生情况,组织指挥抗旱工作;及时向全市各镇(街道)下发加强抗旱工作通知,由市水利局负责派出抗旱督查组分赴各镇(街道)检查指导抗旱工作;做好抗旱水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动员各镇(街道)抗旱服务组织开展抗旱服务。
      市防指办公室要及时掌握旱情信息,主要包括旱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干旱程度、受旱面积,以及对农业生产、农村人畜饮水、城市供水、林业、渔业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并按有关统计报表制度要求,及时向运城市防办填报旱情报表;对抗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模范典型要及时在抗旱简报中予以通报;并通过有关媒体向社会发布旱情、抗旱信息。
      5.2.3部门联动
      市防指统一指挥各成员单位工作,按照各职责和抗旱工作需要,明确各单位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市气象局负责向市防指办公室提供降雨、蒸发、气温等气象信息,分析未来天气形势,实时作出预报。土壤墒情监测及预测预报要以书面形式报市防指办公室。电力部门要保证抗旱电力负荷8万千瓦。
      5.2.4方案启动
      抗旱调度原则: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坚持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统筹兼顾的原则;各镇(街道)要组织开动机井、井灌区:城西、城东街道和虞乡、蒲州、韩阳镇的机井要开动700眼以上;黄灌区:城北街道和卿头、张营、栲栳、开张镇要开动机井800眼以上。小型水利开动达到9处,小型高灌站开动要达到4处,各类抗旱流动机械适时开展抗旱扩浇。
      5.3Ⅲ级响应
      大面积连续20天以上未降雨,或者土壤墒情45%≤W<55%,根据干旱指标等级分析发生了中度干旱,全市作物受旱面积30万亩左右,约占耕地面积的38%,并且旱情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一定影响,局部已影响产量,应在采取四级抗旱预案措施的基础上,启动三级抗旱预案,发布黄色预警。
      5.3.1工作会商
      抗旱工作会商由总指挥主持,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各镇(街道)负责人及市防指办公室全体成员参会,制定抗旱措施,实行全面抗、全面保,力争抗旱夺丰收。
      5.3.2工作部署
      市防指根据旱情监测、预报情况及时掌握旱情发展情况,组织指挥抗旱工作。及时向各镇(街道)下发抗旱工作通知,由市水利局负责派出抗旱工作督查小组分赴各镇(街道)指导抗旱工作,做好抗旱骨干水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动员各镇(街道)抗旱服务组织开展抗旱服务。
      市防指办公室及时掌握旱情信息,主要包括干旱发生的时间、地点、干旱程度、受旱面积,以及对农业生产、农村人畜饮水、城市供水、林业、渔业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各镇(街道)的抗旱行动和重大举措向市政府、市防指报告;按照有关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按旬向运城市防办报送抗旱报表;抗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模范典型要在抗旱简报中及时通报,并通过有关媒体向社会发布旱情、抗旱信息。
      5.3.3部门联动
      全市抗旱工作由市防指统一指挥,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抗旱工作需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市气象局向市防指办公室提供降雨、气温等气象信息,分析未来的天气形势,实时作出预报,做好土壤墒情的监测工作。市水利局做好抗旱水源的管理工作,督促风柏峪、韩阳镇应急备用水源地做好抗旱调水的准备工作。市农业农村局要定期向市防指办公室报告作物生长各时期旱情及造成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农业抗旱的措施和建议。电力部门要保证抗旱电力负荷11万千瓦,各个输电线路日供电时间不少于8小时。
      5.3.4方案启动
      井灌区机井开动1400眼以上,黄灌区机井开动1600眼以上,机井开动率达到95%。小型高灌站8处全部开启,小型水利18处全部开启,小樊电灌站开机上水投入抗旱,开机要达到3组,井灌区和黄灌区实施井黄结合联合抗旱,各工业企业、城市用水部门做好节水工作,城市居民实行定时供水,保证抗旱水源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5.4Ⅱ级响应
      大面积连续30天以上无有效降雨,或者土壤墒情40%≤W<45%,根据干旱等级指标分析发生了重旱,全市作物受旱面积58万亩左右,约占耕地面积的70%,此时农作物严重缺水,有些甚至干枯,干旱对作物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城镇供水和农村人畜饮水发生困难,此时应在采取三级抗旱预案措施的基础上启动二级抗旱预案,发布橙色预警。
      5.4.1工作会商
      市防指总指挥主持抗旱工作会议,市防指各成员、各镇(街道)“一把手”及市防指办公室全体成员参会,并把抗旱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明确职责,严明纪律,集中精力抓抗旱,并坚持全面抗、重点保、保重点(简称“一抗双保”)。
      5.4.2工作部署
      市防指根据旱情监测、预报情况掌握旱情发展情况,组织指挥抗旱工作,市政府下发抗旱紧急通知,市长亲自下镇(街道)检查,督促抗旱工作,并分派2-3个督查组,深入各镇(街道)检查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向运城市政府申请抗旱救灾资金及抗旱农补电量。各镇(街道)抗旱服务组织积极开展抗旱服务。
      市防指办公室及时掌握旱情信息,主要包括干旱发生的时间、地点、干旱程度、受旱面积以及对农业生产、农村人畜饮水、城市供水、林业、渔业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各镇(街道)抗旱行动和重大举措等,向市防指报告旱情;按照有关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按旬向运城市防办填报旱情报表;在媒体上通报旱情旱灾及抗旱情况。
      5.4.3部门联动
      市防指成员单位在总指挥的统一指挥下,承担相应的职责。市气象局要向市防指办公室提供蒸发、气温等气象信息,分析未来天气形势,监测土壤墒情并适时作出预报。市水利局做好抗旱水源管理工作,督促风柏峪水源地、韩阳水源地做好抗旱调水准备工作及节水指导工作。市农业农村局向市防指办公室报告旱情对作物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农业抗旱的措施和建议。市财政局负责及时下拨抗旱经费,加强资金的使用监督和管理,并配合市防指积极向上级申请特大抗旱经费。市公安局负责依法打击各种危害抗旱工作的非法行为,维护抗旱秩序和灾区的社会治安。电力部门优先保证抗旱用电负荷要达到12万千瓦,各输电线路日供电量不得少于10小时,相关部门围绕抗旱提供优质服务。
      5.4.4方案启动
      3345眼机井全部开启,18处小型水利全部开启,8处小型高灌站全部开启,120套流动喷灌机泵全部投入使用,小樊电灌站6个机组全部开机上水,实行井黄结合联合抗旱战略。组织机动运水车辆对人畜饮水发生困难的进行临时送水。只保证发电等骨干企业和居民生活必需品的生产用水,限制酿造、造纸、印染等高耗水、重污染企业的生产用水。城市供水部门要加强节水工作,市政用水节约40%以上。宾馆、饭店、洗浴中心、居民生活饮用水节约20%以上,实行定时供水,保证医疗卫生用水。
      5.5I级响应
      当连续45天以上无有效降雨,农作物大面积枯死或需毁种,城镇供水和农村人畜饮水面临严重困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遭受重大影响,全市受旱面积55万亩左右,受旱面积大于耕地面积的80%,启动一级抗旱预案。积极采取应急对策,全力以赴抗旱救灾,尽量减轻旱灾造成的影响,发布红色预警。
      5.5.1工作会商
      市政府召开全市抗旱紧急会议,全面部署抗旱工作,将抗旱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全力以赴。总指挥坐镇指挥,严明抗旱纪律,确保政令畅通,集中精力抓抗旱。实行重点抗、重点保。抗旱用水次序为城镇生活用水、农村人畜饮用水、高效经济作物用水、大秋用水、水产养殖用水。
      5.5.2工作部署
      市政府发出抗旱紧急通知,全面部署抗旱工作,派出抗旱检查组、抗旱督查组,赴镇(街道)检查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市防指不定期召开成员单位会议,具体研究抗旱对策。根据旱情监测、预报情况,及时掌握旱情旱灾发展情况,组织指挥抗旱减灾工作。做好抗旱骨干水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在继续申请特大抗旱经费的基础上,追加下达抗灾农补电量。出动机动送水车辆向困难地区送水。定期和不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旱情灾旱及抗旱情况。
      市防指办公室及时掌握旱情信息,主要包括干旱发生的时间、地点、干旱程度、受旱面积,以及对农业生产、农村人畜饮水、城市供水、林业、渔业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各镇(街道)的抗旱行动和重大举措等。按照有关旱情报表的要求,每两天向运城市防办上报一次。
      5.5.3部门联动
      市防指各成员单位在总指挥的统一指挥下,承担相应的职责,分工同二级抗旱。
      5.5.4方案启动
      (1)开动一切水利设施。
      (2)开展墒情、旱情监测预报。实时监测土壤墒情信息、未来降雨,提出实时旱情和旱情发展趋势,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
      (3)科学调度,合理配置,开源节流。保证电力负荷,实行压工保农、压城保乡。用水采取蓄、引、提、调并举的办法,18处小型水利要适度蓄水,保证沿山作物用水;小樊电灌站和尊村引黄要全机组上马,保证黄灌区内各类作物用水;8处小型高灌站要全部启动提水,在水源极度紧张情况下,申请调用夹马口引黄服务中心水源,做到科学用水、计划用水。
      (4)进一步加强节水工作。要充分挖掘农业灌溉用水潜力,大力发展涌泉灌、喷灌等节水灌溉,避免大水漫灌、水资源浪费。要强化城市节水工作,工业用水只保证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发电和生活必需品的生产用水,停止造纸、酿造、印染等高耗水、重污染企业的生产用水,停止洗车、绿化、浴池等高耗水服务业用水,限时、限量供应城市居民用水等。
      (5)人畜饮水困难解决方案。要充分发挥饮水解困工程的作用。要出动机动运水车辆送水,必要情况下要组织消防部门临时送水。
      6.后期处置
      6.1损失评估
      旱灾损失包括农业、工业、林业、水产业、畜牧业损失。
      农业损失由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统计局联合负责评估。要逐镇(街道)统计作物受旱情况:包括轻旱、重旱、绝收面积,要统计到作物因旱减收产量,以及与常年相比的增减量(包括小麦、棉花、秋粮等经济作物),要统计到因旱人畜缺水困难的人口以及所造成的影响。
      工业损失由市工信局负责评估,要统计干旱缺水对各小型加工厂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林业损失由市林业局负责评估,要统计幼林、成林因旱所造成的损失。
      水产业由市农业农村局水产站负责评估,要统计因旱缺电、缺水所造成的成鱼、鱼种的损失产量及直接经济损失。
      畜牧业由市畜牧兽医发展中心负责评估,要评估因旱吃水困难的大畜牧和死亡的大畜牧及经济损失。
      6.2效益评估
      市防指总指挥指挥抗旱,根据应急响应的措施组织各镇(街道)及职能部门对全市受旱作物进行全面统计,市防指办公室要根据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抗旱效果评估,要对抗旱工作经验进行大力推广,对影响抗旱工作的要严厉打击,坚持“一抗双保”。
      7.保障措施
      7.1资金保障
      抗旱资金由中央或者省、市下拨与农民或单位自筹相结合,上级下拨抗旱资金要全部用于抗旱。自筹资金在短缺的情况下,尤其是对资金特困户,各自筹单位要配合市农行、市农村商业银行进行小额抗旱贷款扶持,确保抗旱所需资金,抗旱资金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用。
      7.2物资保障
      抗旱的物资有发电机组、流动喷灌机组、机动运水车辆、水泵等。
      流动喷灌机组由市水利局抗旱服务队配齐120套,根据旱情预警,及时下发到大面积农田承包户进行扩浇。
      机动运水车辆由历年人畜饮水缺水镇(街道)组织配备使用。
      7.3应急备用水源准备
      根据全市实际,沿山的龙王峪水库、塘坝备足抗旱水量,小樊电灌站引黄河水进行抗旱浇灌。
      7.4应急队伍保障
      沿山的韩阳、蒲州、城西、城东、虞乡等镇(街道)各准备10辆机动运水车辆,并确定专人管理。
      各镇(街道)负责在每年年初组织安排各村抗旱救灾队伍,队伍人数为200—300人,各村村长为救灾队长。确保大旱之时浇地正常有序,机井维修到位,电力供应到位,油料供应到位,资金落实到位。
      7.5技术保障
      旱情监测主要由市气象局负责监测。主要监测土壤墒情、无雨日数。市防指办公室根据监测数据判断旱情等级,发布预警信息。
      农业、工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等受旱情影响情况分别由各职能单位评估,市防指办公室汇总,并作出书面总结。
      抗旱技术指导主要由市农业农村局和市水利局实施,市农业农村局负责田间管理指导。市水利局主要指导、推广喷灌、涌泉灌、膜下滴灌等节水保水技术。
       7.6宣传与培训
      每年要定期组织抗旱节水知识宣传,举办抗旱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和应对旱情的能力,最大限度减少旱灾损失。
      8.附则
      8.1本《预案》由市水利局负责制定并及时修订。
      8.2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