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版本  |   登录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2021年永济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1-04-13 09:20 信息来源: 永济市人民政府 【字体: 打印本页
信息索引号 003072456/202104-00006 发布时间 2021-04-13
发布机构 文号
主题词 综合政务,卫生、体育,人口与计划生育,劳动、人事,科技、文化、教育,公安、安全、司法 体裁 其他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4月8日在永济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永济市人民政府市长  黄亚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2020年,是永济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力“六稳”“六保”“六新”,在挑战中争取主动,在困难中砥砺前行,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优异答卷。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疫情防控赢得主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全面加强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场所、重点人群排查管控,以最严格的措施筑牢常态化防控屏障。在应对大考中,党员干部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广大医务工作者严守阵地,勇担重任;6名医护人员逆行出征,不辱使命;1万余名基层干部、志愿者冲锋在前,奏响了科学战疫、硬核担当的英雄赞歌,取得了“零输入”“零感染”的重大胜利。
      ——抢抓机遇,狠抓转型,工业经济加快恢复。积极破解工业困境,永济电机大功率模块生产线成功迁回,粟海重整顺利完成。光府科技光学镀膜、野马专汽、穿越光电发光材料、三晋宇航火箭发动机等项目快速推进。制定《产业扶持政策》,孵化小微企业677家,新增“小升规”企业1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率先完成运城首宗“标准地”出让。列支财政资金2亿元支持开发区发展,建成标准厂房4.7万平米,10家企业入驻。与西安港务区合作开通“永西欧”班列,为我市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奠定了基础。
      ——围绕三农,综合施策,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全力确保粮食安全,粮食总产4.4亿公斤;狠抓“两高一优”特优产业,新发展干鲜果1.4万亩、中药材9800亩、设施农业3.9万亩。牧原生猪养殖及饲料厂等项目顺利推进,成功招引大象、海大、世邦等农业龙头企业,顺利通过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验收。积极推行渔业绿色健康养殖,被评为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高标准完成八大万亩基地和20个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围绕“爱国卫生运动季”,狠抓“十乱”整治,扎实推进5个片区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市”。
      ——深化改革,丰富业态,文旅产业活力迸发。邀请高端团队,对旅游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高标准修订。深度推进旅游改革,改组鹳雀楼旅游集团,选聘职业经理人,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两次参加高端文旅投资大会,深化多方交流合作,对接了一批高品质项目,《梦境·西厢记》行浸式演艺动工建设,万固寺修复保护等项目正在完善方案。沿黄旅游公路即将完工。沿黄高质量发展四大循环圈高水平规划、高标准整治,成效明显。制定《支持民宿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沿山沿景区重点村民宿建设顺利启动。设计城市IP“铁牛儿”,发布牛年专属造型和新年系列文创产品;积极推进“旅游+”深度融合,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圆满举办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永济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完善功能,精心治理,城市品质不断提升。体育中心主体工程顺利完工,人民医院整体搬迁、柳宗元学校开工建设,“三供一业”改造、华信达生活垃圾节能利用等工程快速推进。强力开展“两下两进两拆”,实施了市府街等3条主街道强电入地工程,新改扩建停车场3座。成功创建全国无障碍示范城市。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煤改气、煤改电、集中供热超额完成任务;扎实开展清水行动,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伍姓湖入湖口水生态治理工程稳定运行,涑水河张留庄断面达到Ⅴ类水质标准。
      ——坚守初心、共享发展,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大力发展各阶段教育,持续狠抓特色教育。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市中医医院建成运行,城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舜都讲坛、亲子阅读活动100余场次,免费送戏下乡100场。圆满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年度工作。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狠抓“三零”单位创建,持续深化矛盾纠纷调解化解,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2020年我市获得国家级荣誉5项,提名国家级荣誉2项,收获满满,为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画上了圆满句号,为开启“十四五”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回首过去五年,全市上下顽强拼搏,砥砺奋进,永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就。
      五年来,围绕工业崛起,我们坚持优化存量、扩充增量,狠抓干部入企帮扶,不断壮大市场主体,引导企业扩产扩能、转型升级。先后实施凯通印染智能制造等工业项目96项,千军铝业提升改造等技改项目50项,培育小微企业2958家,规上企业达到60家。实现规上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特别是面对华圣、粟海、忠民、晋美等龙头企业相继停产的不利局面,积极重构工业体系,成功招引北京光府、青岛蓝科途、西安穿越光电等优势企业,实施了一批“六新”项目,“3+2”产业体系不断壮大,工业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五年来,围绕乡村振兴,积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狠抓现代农业发展。建设凡谷归真、中农乐等示范园区60个,带动发展特色干鲜果40万亩、绿色蔬菜9万亩、中草药2万亩、水产养殖1.04万亩,建成北方最大的鲜食克伦生葡萄基地。“三品一标”认证49个,打造了“开张冬枣”“卿头葡萄”“蒲雪面粉”等知名品牌。农业设施化、标准化、品牌化程度明显提高,实现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转变。狠抓美丽乡村,建设省级示范村7个、运城市级示范村36个。组建行业协会、面食集团,引领在外餐饮业转型发展,全市在外餐饮年销售收入200亿元,纯收入50亿元以上。
      五年来,围绕旅游突围,实施文旅项目21个,中条山旅游绿道建成通行,神潭大峡谷三期等项目投入运营,尧王台景区对外开放,普救寺塔等7处文物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深入开展景区环境整治和标准化建设,旅游软硬件环境不断提升。持续狠抓全域旅游发展,积极推动旅游业与各产业、各行业深度融合。在抓好五老峰登山节、普救寺爱情文化节等传统活动基础上,创新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积极开展对外推介、宣传营销,永济旅游迈上转型发展快车道。
      五年来,围绕城建提升,完成了9条城市主干道、39条小街小巷改造提升及大西高铁引道、赵杏桥拓宽等工程,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实施了体育中心、智慧城市、供热改造、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狠抓伍姓湖生态保护修复,污染严重的臭水湖变成风景秀美的湿地公园;全域增绿增景,五年造林10.3万亩,建设街头绿地及小游园22个,新增绿化137万平米,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精心守护生态,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铁腕治气治水,圆满完成清洁取暖三年示范期目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更加宜居宜业。
      五年来,围绕开放带动,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236项改革事项顺利推进,其中32项改革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不断优化招商引资体制机制,组建专班,全民动员,全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签约项目160个,落地项目102个,总投资276.3亿元。不断加强开放交流,积极参加各种产业合作、产品展销、旅游推介等活动,永济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发展活力逐步显现。
      五年来,围绕民生改善,始终保持攻坚态势,精准落实行业扶贫政策,扎实开展干部结对帮扶,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民生支出达到99.9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8倍。尽最大努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教育更趋均衡,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医疗保障待遇进一步提升,城乡新增就业2.25万人,新建保障性住房、改造农村危房2494套(户),承诺的50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重拳出击扫黑除恶,信访形势持续向好,安全生产全面加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市先后获得12项国家级荣誉,11项省级荣誉。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在于市委的正确领导和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在于各级干部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全市人民和衷共济、共克时艰。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代表和各位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关心支持永济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民营经济发展不足,过分依靠国企的工业结构,致使华圣停产后部分指标长期低位徘徊;投资增长乏力,重大项目支撑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不高,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较慢,工业转型任务依然艰巨;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综合生产能力较弱,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不明显,乡村造血能力不足,乡村振兴任重道远;优质旅游产品供给不足,产业链条不完善,还需在资源变产品和要素补齐方面进一步发力;营商环境还不优,既有基础设施不完善、要素保障不到位等硬环境问题,也有一些干部办事“踢皮球”,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等软环境问题;教育质量下滑、医疗服务水平不高、养老托幼机构不足等问题并存,公共服务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一些干部观念、作风、能力及担当精神与发展形势、工作需要和人民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对此,我们一定要直面问题,认真解决。在反思中汲取力量,在奋斗中开启征程,重整行装再出发。
      二、“十四五”时期总体要求和工作遵循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永济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们既要看到我市受宏观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不优、市场要素变动等因素影响,产业转型、动能转换的阵痛会进一步加剧,又要看到过去五年打基础、利长远系列措施汇聚的发展潜力;既要看到省、市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转型,兄弟县市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激烈局面,又要看到我市产业基础良好、生态环境优美、发展空间广阔的诸多优势。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一轮中部崛起、山西综改试验区等重大政策叠加放大,“双循环”背景下生产力布局、区域经济格局深刻调整,我市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对外开放的先机凸显。立足时与势、分析进与守,围绕“一城五区”发展定位,我们必须迅速起跑,借势开路、顺势而为,以实干育先机、应变局、开新局;我们必须努力奔跑,坚定信心,全力冲刺,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力促永济经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我们必须敢于领跑,用好资源禀赋,打造产业优势,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坚决重回运城“第一方阵”。
      “十四五”发展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用好“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六新”,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努力把永济建设成为中国北方美丽宜居山水城市、黄河流域高质量转型发展先行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轨道交通和机电制造产业集聚区,蹚出一条具有永济特色的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路,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永济篇章努力奋斗!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十四五”末实现翻番,达到250亿元左右;财政总收入达到13.6亿元。
      要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必须坚持以“一城五区”为统领,攻坚克难破解难题,竭尽全力厚植优势。一是建设中国北方美丽宜居山水城市。紧扣我市有山有水、有川有河的自然条件和四季分明、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以建设运城副中心城市为契机,完善“142”城市功能布局,延续舜风唐韵城市文脉,赋予现代时尚新内涵、现代城市新功能,着力打造让永济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幸福家园。二是建设黄河流域高质量转型发展示范区。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精神,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构建“六强五新”产业体系,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永济示范、高品质生活的永济标杆、高效能治理的永济样板。三是建设全国休闲旅游度假区。全面提升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做大做强西部历史文化游、东部山水休闲游、中部休闲康养游三大版块,打造精品景区、精品线路;突出黄河文化、舜帝文化、爱情文化,全面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条,构建“精品带动、多点支撑、产业融合”的旅游发展格局,满足游客全过程、全时空体验需求。四是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生态文化体系,普遍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五是建设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发挥十大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做大做强八大产业基地和四大特色精深加工集群,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积极创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六是建设全国轨道交通和机电制造产业集聚区。发挥永济电机龙头作用,以中小微电机企业为基础,加强产业融合、上下游协作,大力发展轨道交通、高铁电机、风电电机、新能源汽车电机等,全面提升行业地位,打造全国轨道交通和机电制造产业集聚区。
      实施好“十四五”规划的宏伟蓝图,我们必须遵循“一条主线”,把握和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条主线”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五个关系”:一是处理好科学谋划和真抓实干的关系。科学谋划是基础,真抓实干是保证。我们既要紧扣《纲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谋划好各项工作,更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十四五”的美好蓝图描绘在蒲坂大地上。二是处理好高质量与高速度的关系。高质量是发展的第一追求,高速度是发展的现实需要,二者统一于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和新发展理念的内涵要求。立足永济的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我们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做好需求侧文章,既要坚持不懈盯龙头、抓项目,激发动能,增强活力,推动三次产业全面转型、协调发展,又要大步快跑、大干快上,聚洪荒之力破局解困,高速度追回差距,高质量实现目标。三是处理好做优存量和做大增量的关系。现有企业是发展的重要基础,新引企业是发展的后续支撑。我们既要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厚待现有企业,帮助其“解难纾困”“腾笼换鸟”,又要围绕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招鸾引凤”“招才引智”,千方百计做优存量、扩大增量,存量增量相互转化,互促共进。四是处理好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关系。乡村是城市的根脉,城市是乡村的延续,二者相互依存、陪伴发展。我们要在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位的同时,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激活乡村资源,打破要素瓶颈,把永济的乡村打造成返璞归真的生活乐园、崇德向善的心灵家园、生态优良的休憩田园、民族记忆的历史故园,使乡村更具乡愁乡韵,城市更加宜居宜业。五是处理好加快发展和安全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是第一责任。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多一点“未雨绸缪”,少一点“亡羊补牢”,切实把经济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我们既要懂得责任之重,更要承受奔跑之苦,要与时代同行、与时间赛跑,为永济更加美好的明天跑出新速度、跑出新战绩!
      三、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我们有幸怀着几代人的梦想,迎接建党百年华诞,并开启“十四五”光荣的奋斗历程。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0%以上。指标只是预期,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既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又要全面突破、全年精彩。
      (一)聚焦项目建设,夯实“一城五区”发展基础。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全速推项目、全力引项目、全盘谋项目,以项目拉动投资,以投资推动发展。
      全力推进重点工程。对今年确定的100项重点工程,严格落实“五个一”推进机制,抓重点、攻难点、疏堵点,全力推动实施;加快土地、立项、规划、环评、招投标等前期手续,确保按期开工;创新融资模式、拓展融资渠道,破解瓶颈问题,确保资金不愁;加大“标准地”供应、加强土地问题协调;提前介入、主动出击,及时做好项目水、电、气等配套服务,确保快速推进。
      全面强化招商引资。加强招商力量,挑选一批体量大、带动力强的意向项目,县级领导牵头组建专班,全力推进落地。调整充实招商专班人员,每月调度、每季评先,促进明争暗赛、比学赶超。明确招商方向,紧盯环渤海、长三角、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围绕沿黄高质量发展、“六强五新”、文旅产业以及现代物流、医疗康养等,精心包装,优化图谱,提高招商精准度。完善招商网络,利用在外人员服务网络,发挥商协会、校友会、联谊会作用,深挖信息源,组织专题推介,强化以会招商;围绕延链补链强链提链,发挥现有企业特别是产业链核心企业作用,主动对接国家相关行业协会,强化以企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抢抓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外迁项目机遇,强化驻点招商;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挖掘人脉资源,强化全民招商。落实优惠政策,严格奖惩兑现,不断扩大招商成果,确保全年签约220亿元,当年签约项目开工率达到50%,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到50%。
      深入谋划争取项目。坚持“四库”动态管理,常态化加强项目谋划。聚焦“六强五新”,谋划一批延伸产业链条、技改创新类项目;依托农业资源,谋划一批高效农业、畜禽养殖、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着眼全域旅游,谋划一批重点景区提升、产业链条完善、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围绕城乡建设,谋划一批交通、水电、海绵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立足人民幸福,谋划一批疾病预防控制、教育、养老、公共服务等项目。全面做实前期工作,提升项目成熟度,实现项目等资金。同时,增强争抢意识,主动跑省进京,为永济发展赢取更多资金项目。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确保项目审批在运城时间最短、速度最快,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打造宽松规范的市场环境。从严查处各类干扰项目建设、损害企业利益行为,严厉打击强买强卖、强揽工程、欺行霸市等违法行为,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强化“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代表永济形象”观念,打造重商护商的人文环境,真正将永济建成投资洼地、创业热土。
      (二)聚焦转型升级,培育“一城五区”动能引擎。扎实开展“转型发展年”活动,围绕“六强五新”,抓紧现有企业转型,抓好新兴产业培育,筑牢高质量转型发展底盘。
      优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六大优势产业。机电制造产业:发挥中车永济电机龙头牵引作用,加快实施新康机械高铁零部件、优耐特电驱电源系统生产线等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做大产业集群。铝精深加工产业:全力攻坚华圣复产,促进下游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汽车轻量化零配件、工业用铝、特种铝等高附加值产品。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支持大象集团肉鸡饲养加工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吸引国内优质资本参与忠民重整,扶持米醋、桑落酒、药茶等企业发展,积极招引食品加工、果蔬加工、冷链物流等企业,推动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风电设备制造维修产业:实施合信锐风、正鑫风电等项目,支持条山电机、瑞丰机电等企业发展壮大,依托技术人才优势,吸引各类风电修造企业落户,建设全国一流的风电设备研发、制造、维修基地。化工装备制造产业:促进丰喜化机产能回归、产业回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高端印染包装业:支持凯通、彩佳、恒誉向高端化发展,积极招引新的印染包装企业,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培育壮大五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确保蓝科途一期达产达效,加快二期项目实施,聚焦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系统强化招商,力争引进整车制造企业,形成终端整合带动能力。航天科技产业:全力抓好光府科技、穿越光电扩产上规,加快三晋宇航火箭发动机等项目实施,力争引进更多配套产业项目。光电产业:依托穿越光电,积极招引光电科技产业项目,推动OLED发光材料、光电器件、光电显示屏等全产业链发展。新能源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加快中辆新能源有轨电车及装备制造项目实施,推动轨道交通产业由部件生产向整装制造升级。生物医药制药产业:加快康意制药重整,支持德济药业、东兴科技、和众科技等生物医药企业发展,形成新的发展动能。
      壮大市场主体。围绕“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梯次培育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落实“双创”政策,鼓励更多个体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年孵化小微企业1029家。用好产业扶持政策,发挥产业引导基金、融资担保平台作用,积极争取省市技改资金,推进现有企业工艺升级、产品升级、规模升级,确保新增“小升规”企业17家以上,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对股改信息库企业实行包点负责,促成至少10家企业完成股改。完善企业股改挂牌专人服务、重点联系机制,确保新增“新三板”企业1家、“晋兴板”挂牌企业4家。积极为企业搭建平台、提供服务,促进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强化龙头带动,发挥每个行业的龙头企业引领示范作用,帮助中小企业规范经营、提升标准,梯队培育市场主体,实现抱团发展。加大帮扶力度,对现有优势潜力企业,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扶持,支持围绕市场不断优化产品、转型发展。强化组织引领,成立行业协会,发挥商会作用,与清华、北大等院校合作,对企业家定期培训,常态化开展沙龙活动,加强经验交流,促进共同发展。树立鲜明导向,大力营造亲商爱商尊商的氛围,在电视台开辟服务企业专栏,广泛宣传企业家成长故事、经营理念、优质产品及成绩荣誉,对优秀企业家、优秀研发团队、优秀技工大张旗鼓表彰奖励,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
      构建创新生态。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主动争取国家和省重大科技转化项目;加快轨道交通研发中心、轨道交通双创平台、恒誉科创孵化中心建设,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提升规上企业研发水平;搭建小微企业创新服务平台,推动共性技术协同开发;加强高新技术、专精特新潜力企业培育;抓好人才智力支撑,年内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80人;新建科技孵化器1个,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6家以上,推动由“制造”向“创造”转变。
      加快开发区发展。持续深化“三化三制”改革,增强市场运作和自我发展能力。强化招商引资,落实“链长制”招商要求,紧盯“六新”领域,重点引进高端制造业和基地型、龙头型项目;成立投融资平台,设立产业发展基金、重点项目扶持基金;成立投资专家库,建立招商项目研判机制,确保签约项目增长30%以上、工业投资增长20%、规上企业增加值增长11%。强化项目建设,确保开发区全年新建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1个、2亿元以上项目3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强化服务保障,“区内事、区内办”,确保承接事项运行良好;积极帮助企业加强产品营销,推进永材永用、永材运用、永材晋用;加快标准厂房二期、“九通一平”、铝工业园区道路提升等工程,打造优良环境,促进产业发展。
      (三)聚焦乡村振兴,丰富“一城五区”内涵品质。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要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强优质品种推广,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4亿公斤。高标准打造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每个镇街创建2个精品示范园,全年完成干鲜果、水产提质增效2万亩,发展设施农业8000亩。扎实推进栲栳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高标准实施沿黄八大万亩基地,切实抓好世邦农业健康产业园、雨露阳光休闲农业等项目,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强力推进海大数字渔业、牧原生猪养殖、长荣核心育种场等项目,带动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支持新建冷藏保鲜库3.5万立方米。抓好尊村引黄姚温片区水源置换、韩阳全域综合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程,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以品牌强农为导向,强化“两品一标”认证,完成4个地理标志商标申报,实现品牌拉动、绿色发展、质量兴农。
      开展乡村建设行动。以沿黄沿山沿景区为重点,突出地域特色,注重细节设计,编好美丽乡村规划。将美丽乡村、产业园区建设和全域旅游有机结合,分类打造美丽乡村、艺术乡村、旅游乡村。对照标准,以介峪口、西厢为重点打造2个覆盖10个村以上的美丽乡村示范片;以正阳、康蜀为重点,突出“五老一馆一志”,创新方式,唤醒传统文化价值,打造10个艺术乡村;以东开张、水峪口、竹林等为重点,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启动3A、4A级旅游村建设。同时,各镇街立足特色,分类施策,各打造1个覆盖3-5个村的循环圈。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成农村改厕1000户;加快华信达生活垃圾节能利用项目正式运营;完成张营、虞乡等五镇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完成水峪口等5村污水治理;扎实开展高铁、高速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完善“三治融合”,不断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改革,用好确权成果,规范集体机动地发包管理。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试点,培育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2家、运城市级示范社3家,家庭农场200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宅基地建设审批管理,全面推行“四办法一标准”,健全宅基地分配、建设、使用、流转、违法用地查处等制度,推进宅基地管理信息化、规范化。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抓好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实施,确保集体经济达10万元的村超过60%。选择条件成熟的镇村,创新实施农村融资机制和产权交易改革试点,探索“一村四社”发展模式,破解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助推乡村振兴。
      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多渠道为农民提供农技服务,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育“网农”等新型经纪人队伍,持续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完善城乡社会保险体系,加大涉农产业保险推广力度,不断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引导土地有序流转,让农民更多分享土地要素流动增值收益;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成为促农增收的新载体。继续抓好在外餐饮业转型发展,以面食集团为龙头,打造永济面食文化产业园;以总部经济模式,统一品牌标识、店面装修、品牌营销,打造旗舰店3家、标准化示范店200家;延伸产业链条,实现永济面粉、调料配料等特色农产品统一配送,促进产业不断壮大、农民持续增收。
      (四)聚焦文旅融合,彰显“一城五区”人文优势。以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为目标,围绕全域旅游提升,推动产业融合、要素集约、精品再造,努力将优势产业做强做火,做成最大亮点。
      优化产品供给。强力推进黄河铁牛--鹳雀楼、五老峰2个连片5A级景区打造,对现有景区进行梳理,分类申报A级景区,形成梯队发展格局。实施旅游接待中心、景区服务提升等项目,挖掘景区内涵,完善景区功能。加快蒲州故城保护修缮项目实施,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古蒲州文化街区、古民居、农耕体验园等项目,再现蒲坂盛唐古韵。完成鹳雀楼景区提档升级,内部重新布展,外部实施湿地花海景观工程,建设集装箱民宿、帐篷民宿等黄河大本营非标民宿项目;确保普救寺《梦境·西厢记》行浸式演艺五月份公演,配套建设中都唐街,丰富旅游业态、发展夜游经济;围绕伍姓湖积极开展马拉松、自行车赛等体育活动,打造休闲度假综合体。发挥好“一场三馆”作用,积极承办国家、省级赛事,以体育促旅游。大力开发研学旅游产品,规划建设研学基地营地,精心策划研学线路。推动介峪口玫瑰庄园、太宁生态田园小镇申报“黄河人家”。加强文物保护,实施万固寺修复保护、栖岩寺塔群边坡治理、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等项目,为后续利用提供基础载体。整合景区、产业、各类资源,规划全域旅游线路,推进观光游向休闲游、体验游转型,实现过境游向目的地游转变。
      补齐要素短板。立足全域旅游时代游客的各类需求,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完善产业链条,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特别是紧盯“吃”“住”两个最大短板重点突破,推动住宿餐饮业提档升级。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民宿建设,重点围绕介峪口、水峪口、西厢等景区周边村,打造山西非标民宿示范区。加快希尔顿、尊悦荟等高品质酒店建设。狠抓住宿餐饮行业专项整治,对现有酒店分类明确标准,抬高准入门槛,加快规范改造,提升服务质量;做好现有餐饮门店评星定级,挖掘地方小吃,梳理菜品菜系,形成多品类、多风味特色餐饮体系。评选“美食门店”“放心酒店”,向旅行社及游客重点推介,倒逼市场主体主动提升。同时,在旅游绿道、伍姓湖巡护路及重点景区适当增加慢游体验交通工具,满足不同游客个性需求,实现“慢游永济”。成立专业文创公司,研发角色IP,创作动漫、影视剧本,开发以VR、AR为特色的场景化深度体验项目,扶持工艺美术企业、民间手工艺人,充分挖掘文化元素,推出更多特色文创产品。
      加强精准营销。围绕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巩固既有市场、深挖潜力市场。强化活动营销,坚持一月一活动,办好黄河国潮盛典、鹳雀楼中秋音乐节、五老峰山地越野赛等活动,推动非遗项目、民俗文化进景区,让永济旅游热闹起来。做好平台营销,运营好永济旅游微信、微博,强化社交网站口碑营销,积极推送旅游资讯,通过抖音、快手广泛传播景区短视频,开发网红打卡地,打造数字化媒体营销矩阵。抓好产品营销,与国内大型旅行社及携程、途牛等网站合作,设计主题产品,发行旅游套票,打造特色线路;借助航空、高铁、酒店等杂志推出永济旅游特刊。加强节会营销,积极参加上海花博会、博鳌论坛等高端推介活动,加强文旅项目营销,招引更多的优质团队投资永济,不断扩大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
      (五)聚焦城市建设,提升“一城五区”承载能力。围绕打造中国北方美丽宜居山水城市,积极推动城市更新行动,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颜值,擦亮城市名片。
      坚持高标准规划。统筹“三线”划定,强化“多规合一”,突出片区化发展。做好城市国土空间、伍姓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高铁小镇及南部高质量发展产城融合区、涑水河滨水新区等规划编制。对城市主要街道、重要节点进行设计,制定建筑风格风貌规划标准,对新建建筑高度、街墙界面、整体材质色彩等非刚性指标进行管控。强化规划意识,坚持“无规划不建设、无设计不建房”,严厉打击未批先建、乱搭乱建等行为。
      强化高质量建设。全力抓好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国道521永济段、永卿路、虞黄路、王开线、西栲线、黄河大道拓宽改造、城市支路等项目,畅通交通血脉,提升路网水平。加快人民医院搬迁、柳宗元学校、政务中心等项目实施,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综合承载力。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和风貌,抓好老城区特色街区打造。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继续提升五大公园景观品质和文化内涵,加强街头小游园、微绿地建设,让市民开门入园、推窗见绿。按照“142”功能布局,精心设计、精致建设、融入业态,高标准打造“七社村城中村改造、富氏泓基产业城、南部高质量发展产城融合区、滨水新区、伍姓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永纺厂区及棚户区改造、农药厂厂区改造”七个新片区,启动高铁小镇规划,形成“一极七星”的新城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城市颜值。
      突出高效能管理。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加强城市管理,下足绣花功夫。引深“两下两进两拆”,完成富强街、银杏街、市府街电力线路入地,抓好广告下墙、停车进库进位、拆除违建和围墙等工作。加强城市网格化管理,下大力气整治“八乱”,严格落实门前“四包”,加强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引导市民自觉维护市容市貌,打造清洁城市。完善规范标准,做细物业管理。实施智慧城市二期工程,提升城市管理科技化、精细化水平。
      狠抓高水平保障。统筹地上与地下、天空与水体,持续加强污染防治。抓好“散乱污”企业整治,保持控煤、治污、管车、降尘“零容忍”高压态势。强化河湖长制落实,重点抓好伍姓湖人工湿地二期、湾湾河河道治理、水峪口沟道中段治理、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等项目,健全涑水河、伍姓湖排污口常态监管机制,确保张留庄断面水质稳定退出劣Ⅴ类。坚持土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强化危废、固废管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新建建筑要达到基本绿色建筑要求。加强矿产保护,严厉打击私挖滥采。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快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落地,实施2万亩荒山绿化、30个园林村、中条山山体修复等工程,高标准完成高铁引道和沿黄公路88公里彩色生态廊道,让绿色为城乡打好底色。
      (六)聚焦改善民生,确保“一城五区”成果惠民。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强化公仆意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用情怀优先办好教育。坚持“就近就便服从就优”原则,加快中学向城区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改造乡镇寄宿制小学7所;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所;实施中职改革示范校和产教融合基地建设。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进校园;办好特色学校、特色教育,抓好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推进公共图书馆进景区、进社区、进商场、进农村,打造“书香永济”。
      用责任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按照脱贫攻坚过渡期政策要求,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完善产业、就业、教育、健康、兜底保障等政策措施,努力让脱贫户持续增收获益。
      用暖心守护人民健康。推进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提质增效”,提升医疗集团管理和服务能力,强化中医药、妇幼保健工作,实现标准化村卫生室“六统一”全覆盖。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推进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推行全民免费疫苗接种,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健身习惯。深化医疗保障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基金监管,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利用好公园、场馆,推动全民健身,打造“健康永济”。
      用大爱彰显人文关怀。落实城乡居民补充养老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织密兜牢基本民生“网底”。提升退役军人服务能力,做好就业安置、优待帮扶、双拥褒扬等工作。深化殡葬制度改革,抓好市殡仪馆、镇级公益性公墓建设。提高就业组织化程度,全年新增就业522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9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90人;围绕“人人持证、技能社会”,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结合我市产业特色,推行订单培养、工学结合模式,提高服务发展能力,打造“技能永济”。
      用善治共建平安家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做实做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以发现问题倒查制度漏洞,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加强应急平台系统建设,提升应急管理智能化水平。扎实开展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强化食品安全责任落实,让群众吃得放心。推进“三零”单位创建,争创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推广社会治理“五四”工作机制,深化“123456”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坚决打击非法集资、恶意逃废债、金融诈骗等行为。严厉打击涉黑涉恶、新型网络犯罪、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建设“平安永济”。
      用初心办好民生实事。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今年市政府将全力办好10件民生实事:①完成全民技能提升培训5000人,开展农民技术培训2万人次。②为全市怀孕妇女提供免费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为适龄青年提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③为6岁以下残疾儿童提供残疾筛查诊断、抢救性康复服务,提供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2000人,完成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④与深圳聚橙剧院合作,在人民剧院演出高质量剧目50场次以上;开展送戏下乡120场次、戏曲惠民30场次、公益电影3180场次。⑤实施城镇养老幸福工程,建设华荣不老生活服务中心,打造集养老、慢病管理、日间照料于一体的康养服务平台。⑥对27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城区人行道和小街小巷,完成市府街、银杏街、富强街中段街路亮化。⑦实施农村公路养护提质和自然村巷道硬化工程,推进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及建制村通双车道、联网路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道路通行质量。⑧为48所中小学校更换照明设施,改造部分小学操场及幼儿园,提升中小学智慧教育水平。⑨在主城区新建两处停车场。⑩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使农村群众免费收看60余套电视节目。我们要把一件件的民生实事办扎实,让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四、全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历史启迪智慧,初心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要围绕“旗帜鲜明讲政治,凝心聚力促发展”这一中心,忠诚履职,科学理政,重点强化五个方面建设,以干部的“担当指数”提升富民兴永的“发展指数”,以政府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要让忠诚成为第一品格。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心系“国之大者”、胸怀“两个大局”、提高“政治三力”。全面贯彻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二要让法治成为基本遵循。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严格遵守宪法法律,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高质量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强化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将依法行政和诚信施政作为重要准则,严格按制度、按程序办事,对承诺事项说到做到、一诺千金,以政府诚信带动社会诚信,以法治政府带动法治社会建设。
      三要让实干成为最亮标签。围绕“作风建设年”要求,始终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大力推行闭环管理和一线工作法,推动任务目标具体化、具体工作项目化、项目管理责任化、责任落实高效化,确保政府工作“定必干、干必成、成必优”。充分发挥“13710”督办系统作用,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分高下,激发广大干部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胆识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
      四要让创新成为工作常态。强化新理论、新政策、新知识学习,注重用市场、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提高本领;破除思维定势、工作惯性,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闯关夺隘,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缜密思维融冰破茧,积极探索新常态下抓落实的方法,努力摆脱路径依赖和换挡焦虑。紧抓发展中的难题、短板,创新举措、善干巧干,努力把痛点、难点、堵点变成亮点、特点、闪光点,使各项工作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
      五要让廉洁成为行为自觉。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做到决心不减、尺度不松、一严到底。突出做好项目建设、土地出让、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域监管,全面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坚实防线。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履行“一岗双责”,坚守清廉之风,永葆先进本色;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以实际行动弘扬新风正气,展示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蒲坂大地浸润着“这里最早叫中国”的深厚底蕴,根植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奋斗基因,传承着“沧桑未改牛脾气,进退还凭铁骨头”的铁牛精神,澎湃着“天下一人饥则我饥,天下一人寒则我寒”的家国情怀。不忘历史,方能明志,新时代的舜都儿女更应该有这样的豪情和自信!“胜寸心者,胜苍穹”!我们要初心不改、接续奋斗,以历史的视野开启“一城五区”建设新征程;要跋艰涉险、风雨兼程,以人民的期待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要砥砺奋进、逐梦前行,以拼搏的精神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大铁牛精神,用铁的担当干出“牛”的事业,推动永济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全面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