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版本  |   登录  |   注册 网站支持IPv6

2016年永济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16-08-31 08:18 信息来源: 永济人民政府 【字体: 打印本页
信息索引号 003072456/201711-02086 发布时间 2016-08-31
发布机构 文号
主题词 综合政务 体裁 其他

 

(2016年8月27日在永济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永济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孙中全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政府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紧紧围绕“打造五个永济,建设明星城市”目标,团结依靠全市人民,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落实“三个一百”等重点工作,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
    过去五年,我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质量持续提升。面对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强化问题导向,狠抓要素保障,主要指标稳步增长。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33.1亿元,年均增长10.2%;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0.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4.1亿元,年均增长11.7%;固定资产投资2015年完成115.6亿元,年均增长2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4.5亿元,年均增长14.5%;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921元、10879元,基本实现了翻番。三产比例由“十一五”末的18.7∶53∶28.3调整为15.6∶51.4∶33,我市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
    过去五年,我市工业经济提质增效,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先后投资6.8亿元提升园区基础设施,铝深加工、机电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三大园区规模初具。坚持优化存量和扩充增量并重,积极帮扶企业解困,华圣铝业、中车永济电机、丰喜化机等龙头企业稳步发展;大力开展集群化招商,成功招引了龙行天下、东方华贸等一批优势企业,先后实施2×35万千瓦热电联产、麟龙铝业高尖端铝合金锭、永济电机物流配送中心等产业链条纵向延伸和横向配套项目65个,形成了三大园区承载三大集群发展的工业新格局。全市集群企业增至2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6家,连续五年被评为“运城市工业先进县市”。
    过去五年,我市现代农业稳步发展,“三农”工作亮点频现。粮食总产连年位列运城市第一,先后发展规模养殖户800余户,蔬菜面积达到8.5万亩,干鲜果面积达到38万亩,长荣科技养殖加工、虞乡绿风花卉苗木、山东沃华大葱、开张卿头大棚红枣等特色种养殖基地不断壮大,一批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逐步形成规模。农民专业合作社增至1043家,培育运城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9家,农产品加工转换率达到70%。实施了东北腹地排水等一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近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化、粮食生产、林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畜牧养殖等工作多次受到国家及省市表彰奖励。
    过去五年,我市城乡建设提档升级,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完成了东外环路、电机大道西延、中山街东延等道路工程,城市道路框架拉大到50平方公里。建成了集博物馆、展览馆、会堂、图书馆于一体的市文化中心,成为展示永济形象的重要窗口。中心汽车站、高铁永济北站及站前广场顺利建成。采取BOT模式融资5.6亿元改造了供热管网,供热面积由140万平米扩大到400万平米;实施了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和垃圾中转站项目,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天然气供应系统;建设保障性住房6256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450户,极大改善了群众住房条件;连年实施城市道路绿化,全面完成舜帝山森林公园、滨河公园、蒲园建设,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在农村,以“美丽乡村”为抓手,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和环境综合整治,我市被授予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省级示范市”。
    过去五年,我市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不断强化景区开发,实施了鹳雀楼、蒲津渡遗址、五老峰、蒲州故城等一批景点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工程,特别是新建的神潭大峡谷已成为黄河金三角的明星景区。深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挖掘展示景区文化,整理编制文化丛书,连年举办大型节庆活动,充分彰显了我市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不断创新宣传营销模式,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旅游产业极大拉动了第三产业,建成了富有特色的水峪口古村,景点周边“农家乐”星罗棋布;新建了蒲津世贸广场、西厢国际商城等一批商贸流通项目,围绕核心区和永济电机形成两大城市商圈,全市商业营业面积由“十一五”末的10万平米增至22.6万平米。晋商银行、三禾村镇银行成功入驻,农商行挂牌成立,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过去五年,我市民计民生有效改善,社会发展和谐稳定。五年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达到54.3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6倍。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新、改扩建幼儿园67所,改造校舍4.3万平米,首批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评估认定。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更加规范。“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各类文化惠民活动蓬勃开展。新增就业3.3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建立,累计发放救助金2亿元。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力推进“五险统征”和“社保一卡通”,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安装监控探头1.4万个,形成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狠抓安全整治,积极化解信访积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强化廉政风险防控,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政府系统廉政建设不断加强。国防教育、民族宗教、市志、档案、老龄、残疾人等工作都实现了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矛盾困难叠加凸显的五年,但也是发展成效最为明显的五年。这些成绩,是市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广大干部群众,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永济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受经济下行影响,部分企业经营较为困难,招商项目落地率、开工率较低,固定资产投资压力加大;工业集群产业链条还不完善,现有企业精深加工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还不高,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不明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弱;城乡建设多元化投资体制没有形成,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文化旅游资源挖掘不够,景区体制改革滞后,配套产业散而不精;财政刚性支出大幅增加,社会事业和民生领域还有不少薄弱环节;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发展意识、改革意识、服务意识、担当意识还不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还时有发生。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全力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加快永济经济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根据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我们编制了《永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运城市委“三动三新”发展战略,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强力推进“工业崛起、农业转型、旅游突围、城建提升、开放带动”五大战略,加快建成山西重要的铝深加工基地、机电制造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城乡一体化示范基地和全国文化旅游名城,争当全省非煤县市转型跨越发展的排头兵,打造运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建设政治清明、经济活跃、人民富裕、生态文明、开放包容的新永济,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要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要加快“四基地一名城”建设,必须牢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我们将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以“五大发展”为统领,以“五大战略”为抓手,攻坚克难破解发展难题,竭尽全力厚植发展优势,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
    一是突出创新发展,全面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核心动力,持之以恒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一产上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和“一带、两园、五大板块”发展思路,坚持“基地为主、龙头带动、园区引领、集群发展”理念,巩固壮大粮食、蔬菜、干鲜果、畜牧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加速第一产业“接二连三”,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二产上以集群发展为引领,以标准化、智能化为路径,以高端精深加工为方向,以三大园区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技术进步为动力,强化科技创新,狠抓企业解困,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打造铝深加工、机电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三大基地,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三产上高昂文化旅游龙头,坚持全域旅游理念,加快推进景区改制,积极招引大企业、大集团整体投资开发我市旅游产业,全力打造西部古蒲州历史文化旅游区、中部伍姓湖湿地生态旅游区和东部山水休闲度假区“三大核心旅游区”。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演艺、健身等新兴旅游业态,构建餐饮、商贸、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体系,努力把永济建成全国知名文化旅游名城。
    二是突出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均衡发展结构。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以大西高铁引道工程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将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0平方公里;以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省级文明和谐城市“四城联创”为统领,加强城市断头路、排水、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路网体系,狠抓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展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承载力。深入推进小城镇建设,着力构建布局合理、产业突出、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新型城镇。以“美丽乡村”为抓手,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坚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并行,在社会事业上倾注更多精力,投入更多资金,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兴永富民与兴武强兵并举,巩固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三是突出绿色发展,持续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广泛开展低碳企业、低碳产业、低碳园区创建活动;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广泛推广新能源、新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建设低碳、安全、高效的产业发展体系。严格落实新环保法,全面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大力推进城乡绿化、通道绿化、景区绿化,不断完善公园绿地综合功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1.7%、34.8%和14.4平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8%。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全面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是突出开放发展,努力提升外向型经济优势。围绕打造东承运城、西接丝路、连通西北、西南的对外开放“桥头堡”,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环渤海发展纲要、综改试验区、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扩权强县等政策叠加优势,聚焦主导产业,瞄准重点区域,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提升与有关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合作水平,积极策划包装项目,加强与发达地区和重点企业对接,持之以恒开展精准招商、选择性招商,加快承接产业转移,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五是突出共享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制度安排、统筹社会资源,加快构建完善健全的公共文化体系、优质均衡的现代教育体系、协调均等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积极的创业就业体系、多层次互补的养老服务体系、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加强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工作,切实保障社会和谐。坚持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特别要将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作为第一位的民生工程,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因人因户因类因地施策,逐年确定目标任务,多措并举狠抓帮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市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我们既面临着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开放发展所蕴含的重大机遇,也肩负着稳定增长、补齐短板、均衡发展的紧迫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紧紧围绕“四基地一名城”建设,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工作举措,千方百计搭桥造船,同舟共济破浪前行。我们坚信,有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有社会各界的倾力支持,既定的目标一定会如期实现,永济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三、2016年工作安排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五年发展,重在起步,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至关重要。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262亿元,同比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3亿元,同比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7.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以上。约束性指标完成运城市下达目标。
    今年以来,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市政府围绕上述发展目标,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全面铺开、有序推进。“三个一百”帮扶有力,10个重点企业总体运行平稳,9个重点项目开工了8个,6个重点招商项目开工了4个;重点项目扎实推进,77个重点项目有11个建成竣工,53个新建项目开工了39个;“三农”工作成效明显,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农业调产步伐加快,五个“美丽乡村”示范村获得省财政奖补资金1000万元;旅游产业增势强劲,新建的五老峰滑雪场和神潭大峡谷玻璃栈道吸引了大批游客,上半年景区门票收入同比增长61%;环境整治措施得力,“五大专项行动”、“三治一化”攻坚活动成效明显。虽然上半年全市经济实现了低位企稳、稳中有进,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最能体现经济发展情况的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四项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分别差目标8.6、14.1、15.8、19个百分点,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仅完成全年任务的26.3%。在当前形势下,实现全年目标压力很大,困难很多,必须付出极其艰辛的努力。我们要将“四基地一名城”建设任务细化分解,强化目标意识、问题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迎难而上,合力攻坚,扎实推进77个重点项目,全力以赴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以高端制造业为方向,加速工业崛起。坚持将工业作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加快发展的主抓手,围绕铝深加工基地、机电制造基地建设,立足转型升级,直面困难挑战,在破解难题、攻克难关上出实招、下硬功,让工业成为财政增收的源头活水、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民生改善的有效保障。一是突出重点提升龙头企业。机电制造产业突出中车永济电机和丰喜化机两大龙头,协助永济电机借力“一带一路”和全球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大发展机遇,扩大南非、印度等海外市场份额,争做“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创新排头兵;鼓励丰喜化机做优做精高端高压、重型压力容器,积极研发新产品,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铝深加工产业围绕华圣铝业,在落实全电量直购等政策的同时,成立领导组,强力推进铝电联营,努力实现根本解困,夯实铝深加工产业基础。二是竭尽全力狠抓企业解困。要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强化四大班子成员包联规上企业和民营企业工作,着力破解发展难题,特别是对停产、半停产企业,因企施策做好帮扶,促其早日恢复生产。将解决“融资难”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推进金融创新,继续发挥财政风险补偿金、应急转贷资金作用,建立政银企、税银长效合作机制,争取金融机构更多信贷支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挂牌上市,在完成众鑫电机“Q板”挂牌的基础上,全力帮助凌宇化工、国强食品等4家企业解决挂牌上市有关问题。三是坚持不懈强化项目攻坚。要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全力加快“上大压小”热电联产等在建项目进度,促其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抓紧中车永济电机机加中心、聚力环保产业园、铁路机车车辆配件公司配件加工、湖南湘依机车速度传感器、省粮食储备库标准化储备仓、涑水工业园供气管道等新建项目前期工作,力促早落地、早开工、快推进。特别是对“三个一百”涉及的重点项目,要及时发现问题,逐个解决问题,确保顺利实施。四是多措并举促进中小企业升级。坚持抓大不放小,全面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措施,在市场准入、信贷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有关企业建立工业产品公共检测平台,降低相关企业运营成本。将产业引导资金、科技三项费用向工业企业技改和产品创新项目倾斜,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强化上下游企业合作,支持中小企业为龙头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扶持、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建设标准化厂房,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家,培育“小巨人”企业1家,孵化小微企业240家。五是持之以恒推进招商引资。聚焦主导产业,进一步完善招商目录,重点抓好忠民集团物流园、怡?公司光伏电站等预备项目落地。聚焦重点区域,强化与中介组织合作,积极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坚持开展点对点、专业化、精准化招商,提高项目落地率。聚焦平台载体,健全园区管理服务体系,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提升综合承载力。同时,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强化招商项目“保姆式”服务,坚决打击强揽工程、强买强卖、恶意阻工等扰乱项目建设行为,真正使我市成为投资的热土、兴业的宝地!
    (二)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强化农业转型。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持续加大“三农”投入,不断壮大优势产业和农产品加工集群,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努力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一是继续深化农业调产。在稳定粮食生产和全面完成土地确权基础上,进一步依法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重点抓好2.8万亩绿色蔬菜水果、绿风园林2000亩花卉苗木、开张5000亩大棚冬枣、西信昌500亩温室红枣、蒲州万亩山药、韩阳万亩莲菜等种植项目和长荣科技4000头原种猪核心育种场、韩阳30万只蛋鸡等养殖项目,努力将各镇办的优势产业做特、做优、做大。扎实推进1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大中型水库移民扶持以及栲栳等3镇22村6万亩、卿头等3镇37村14万亩高标准农田整理等项目建设,为农业转型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二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围绕打造全省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目标,在扶持粟海、忠民等现有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进一步完善补充产业链条,重点抓好中林菌草种植加工、新源农业果蔬加工、国强食品冷链物流等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不断提高农产品就地转化率。继续加强标准化合作社、家庭农场建设,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构建产加销相互衔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三是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建好富硒粮食、大棚冬枣等5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引领带动农业科技水平提升。依托农村科技联合社、科技大讲堂等载体,强化农业技术和电子商务培训。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多渠道为农民提供农技服务。加快推进主导特色产业全程机械化,创建全省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市。四是拓展农产品销售空间。强化农产品检验检测和“三品一标”认证,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农产品物联网,鼓励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在线交易;重视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积极组织推介永济特色农产品,切实解决“卖难”问题。同时,狠抓河南牧原现代化规模养猪等农业招商项目落地实施。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上,下大力气狠抓脱贫攻坚,通过资金扶持、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精准就业等综合措施,增强帮扶对象脱贫能力。落实社会保障兜底措施,编织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安全网,确保全年脱贫2300人。
    (三)以“全域旅游”为统领,狠抓旅游突围。“旅游兴、百业兴”。旅游资源是永济最大的资源,旅游产业是我市最具潜力的产业。我们要将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冲破观念、体制束缚,全力推进大改制、大招商、大提升、大开发、大宣传,努力形成大旅游、大产业,真正把永济建成“全国文化旅游名城”。一是顶层设计抓规划。聘请全国一流专业院所,对永济旅游“会诊把脉”,尽快完成“全域旅游”规划编制。要以规划为统领,明确任务,细化责任,全力推进相关工作,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二是整合开发促提升。全力加快水峪口古村三期及五老峰景区木栈道、游步道等项目建设,继续实施西姚温砖牌坊、普救寺塔和栖岩寺文物本体修复,不断完善智慧景区管理与智能导游系统,深入开展景区环境集中整治,促进景区建设再上台阶。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力争启动伍姓湖综合开发。积极推进国有景区体制改革,使景区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快速发展的市场主体。三是完善要素兴业态。以解决景区独特性、吸引力和游客参与性较差问题为重点,进一步延伸“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水峪口古村,完成西厢名吃步行街建设,形成饮食和旅游互相带动的良性发展格局。加快新街村采摘园及翠丰园、尧王洞天、紫韵花海薰衣草等生态休闲观光园建设,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在鹳雀楼、普救寺等人文景区开发更多的寓文化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的娱乐项目,在五老峰、雪花山、神潭大峡谷等自然景区积极发展休闲、度假、健身等新兴旅游业态,延长游客滞留时间。加快推进西厢国际商城、鑫大国际购物广场二期、舜都市场装饰材料城等商贸项目。大力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让民间特色产品成为永济的旅游名片。四是宣传营销树品牌。完善景区联合营销机制,强化微信、微博等互联网新媒体宣传,加强与国内主流媒体、知名网站、专业文化传媒公司合作,强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采用多种方式宣传营销,让更多的游客了解永济,走进永济。
    (四)以建设管理为突破,统筹城乡发展。围绕“城乡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坚持城乡并重、城乡同治,形成城乡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一是以规划引领发展。完成《永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5-2020年)》修编报批,加快《永济市城镇体系规划》、《永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编制;完成我市剩余8—10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城市控规全覆盖。强化“规划即法”意识,从严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二是以项目促进发展。扎实推进大西高铁引道、科技路、机电街、蒲惠支路等道路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体系;加快实施中山街等街道架空电网入地工程,持续优化城市道路环境。全力抓好华信达清洁能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医院住院综合楼、城市供热管网改造、城区天然气管网铺设、农网中低压改造等项目建设。加大住房补贴和棚改货币化安置力度,加快虞乡农场等三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和韩阳镇地质灾害移民小区建设。积极创新项目投融资机制,对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要推广“PPP”模式,有效解决资金难题。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力争省道运永线改建、赵杏高速桥拓宽、黄营高速口至五老峰旅游路升级改造等预备项目尽快启动。扎实推进卿头镇小城镇建设项目,继续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在抓好享受省财政奖补资金的太宁等5个示范村建设的同时,全力加快20个市级示范村、推进村建设。三是以管理保障发展。以“四城联创”为引领,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市容市貌管理,深入开展城市“三乱”治理行动。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公共厕所干净整洁。加强五大公园管理,为群众提供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休闲健身场所。修订完善城镇管理办法,切实解决中心城镇脏、乱、差问题。四是以信息助推发展。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联通3G、4G广覆盖等项目,推动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三网融合”。加快培育“互联网+”政务、教育、医疗、文化旅游、农业、金融、民生服务等新型业态,实现城市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
    (五)以绿水青山为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坚持将绿色生态作为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品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努力让永济的山更绿、天更蓝、水更清。一是抓好节能减排。强化节能评估审查审批,严控高耗能行业准入,积极发展节能产品、新能源相关产业。鼓励耗能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扶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提升固体废弃物利用率。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达标改造,确保工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二是强化环境治理。继续深化环保整治,认真抓好建筑施工扬尘、道路扬尘污染控制,加强黄标车、老旧车淘汰及限行,严禁城乡“三烧”,不断改善空气质量。开展非法违法排污综合整治,严厉打击涑水河沿线工业排污行为。规范城区污水处理厂、伍姓湖污水处理厂运行,确保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大力实施畜禽养殖企业污染防治,促进农村环境不断改善。三是狠抓造林绿化。强力推进城乡人居环境绿化改善、新硬化镇村道路绿化提升、1000亩亲情生态林、1万亩干果经济林、3500亩荒山绿化等八大造林工程实施,完成科技路、机电街、东丰路南段等新开道路绿化,狠抓舜帝山森林公园、滨河公园、樱花园绿化提升,全面加快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步伐,促进全市绿化提档升级。
    (六)以民生保障为重点,促进共建共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政府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坚持从群众最关切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希望的实事做起,努力让永济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更有尊严。一是切实办好“十件实事”。①继续实施乡村清洁工程,进一步巩固农村卫生整治成果;②改造农村困难群众危房300户;③改造维修中小学校舍28所,改(扩)建标准化幼儿园2所;④为全市90岁以上老人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500元;⑤完成169个村农村卫生室建设;⑥建立10万户家庭健康档案,积极开展健康体检等随访服务;⑦为一、二级残疾人发放护理或生活补贴600元;⑧实施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及基层文化站免费开放工程;⑨积极举办文化惠民周,组织开展戏曲惠民、公益电影放映和各类体育赛事活动;⑩提高残疾军人、烈士遗属等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二是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积极推进校长、教师校际交流,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和医疗市场整治,不断完善医药卫生体制和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更大程度保障群众健康权益。认真落实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确保人口计生工作稳步发展。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成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工作任务。新建15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进一步完善救灾救济、农村“五保”、医疗救助、城乡低保等制度,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认真搞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三是力保社会和谐稳定。积极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严打高压态势。完善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切实提高处置各类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加大金融风险管控,强化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做好非法集资防范和打击工作。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全方位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七)以作风建设为保障,打造人民满意政府。让人民满意是政府工作的第一追求。我们新一届政府要恪守忠诚、干净、担当要求,以新的形象、新的作风、新的活力、新的作为,凝聚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是坚持依法行政,增强政府公信力。坚决维护市委领导核心,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虚心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建议,不断提高人大意见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质量。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狠抓“两清单、两张图、两平台”建设,将制度的“笼子”扎得更紧。加强政府诚信体系建设,言而有信,有诺必践。落实重大决策程序、听证、风险评估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切实把政府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二是坚持廉洁从政,增强政府凝聚力。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贯彻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严守“八项规定”,坚持不懈反对“四风”。将政府采购、国有土地经营权出让、国有集体产权交易等事项,全部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办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严格政府投入项目财政评审,严控“三公”经费,确保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强化廉洁从政教育,看住“关键少数”,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严查严处违纪违法行为,以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凝聚民心,汇集发展合力。三是坚持务实勤政,增强政府执行力。坚持从实际出发,用改革的办法、开放的思维、包容的心态推动发展,坚决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强化“32字”工作导向,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坚决纠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坚决惩处失职、渎职行为。强化各级干部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凡是部署的工作、明确的任务,必须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落实。全面加大督查力度,对主要指标、重点项目、重点工作逐项督办,严格奖惩兑现,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和群众检验的业绩。
    各位代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新目标赋予新使命,新作为绘就新梦想。让我们在中共永济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坚定必胜信心,保持昂扬斗志,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加快“四基地一名城”建设,努力打造政治清明、经济活跃、人民富裕、生态文明、开放包容的新永济,奋力谱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崭新篇章!